最近,挤时间拜读了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汤勇的著作《致教育》。该书收录了他有关教育问题的十八个演讲,包括教师阅读、青年教师成长、学校文化建设、校长的角色意识、课堂教学改革、教育质量提升等内容,体现了他对教育的思考和追问。书中的许...
《经典诵读与书写》 日前,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李中华教授和舒同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振先生主编的《经典诵读与书写》系列读本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被部分中小学生作为晨读系列读本,受到广泛好评。 据王振介绍,该读本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中国书法...
《六神磊磊读唐诗》书封 在六神磊磊读金庸系列引关注后,六神磊磊近日推出新作《六神磊磊读唐诗》,将文采锋芒指向唐诗。 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2013年12月开设个人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以诙谐犀利的语言为金庸小说庖丁解牛,妙趣横生。迄今为止,他的公众...
5月23日,在中信出版社主办的大学的精神: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主题讲座上,《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蒲实携新书《大学的精神》、《量子大唠嗑》的作者,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马兆远和大家一起分享名校学习的亲身经历与感受。 蒲实历时七年,通过实地...
【文艺星青年按】近日,清华大学2017级新生首批录取通知书开始寄送,同时一起寄出的还有校长邱勇的赠书《艺术的故事》。赠书是新生教育的第一堂课,除了清华,还有很多校长给新生提供了书单,为他们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校长赠书,是一种价值导向,更是精神...
当一篇某小学学生家长描述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辱,而对方家长以及学校没有妥善处理的微信文章被数万次地转发后,我们终于有机会来集体关注这个长期存在,却又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校园霸凌(Bullying)。 即便如此,很多人还会把它看作极个别现象。我们更愿意相信...
《孩子是个哲学家:重现发现孩子,重现发现自己》 (意)皮耶罗费鲁奇 著 张晶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年10月 育儿 养儿育女的工作不只是一份辛劳的付出,更是一场精神的探险。皮耶罗费鲁奇 《孩子是个哲学家:重新发现孩子,重新发现自己》的作者是被...
读梁衡《毛泽东怎样写文章》 著名作家梁衡创作的《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正式出版。 中国人民爱戴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是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的文章写得好,也是有口皆碑。不过,真正将他作为一个文章家而且是一位旷世少见的文章大家,专门研究他...
原标题:回首新概念 新时期语文教育诚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亦复不少,确乎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境地。以作文的写作为例,这本是语文教育中最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创造力的一个方面,但在标准化考试模式之下,却变成了一种纯技术性、近乎八股文式...
《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10周年纪念版,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 一对瑞士心理学家夫妇30年实践总结!孩子的独白,用心的家长才会懂 ----------------------------------------------------------------- 内容简介 童年经历对孩子的一生影响至大。父母如...
语文课程本是青少年读书教育的主阵地,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语文教师却只教“文”而不教“书”。所谓“文”,一是教材选文,基本上是短文或节选;二是作为命题材料的文章,如信息类、文学类文本,其体量、性质亦与教材选文相仿。至于“书”,即古今中外那些“大部头”的经典作品,虽未“束之高阁”,但也仅仅作为倡议,交由学生自主阅读、课外阅读了。...
作者:韩卫娟(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叶圣陶这首朗朗上口、意境丰富的儿歌,已经成为当今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名篇,深受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喜欢。儿歌写于1955年,在日记中叶圣陶特意写道:“夕得一首,自以为得意,录之。题...
《外婆变成了麻猫》慈琪 著明天出版社 《外婆变成了麻猫》是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慈琪的最新童话作品。故事讲述了不幸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外婆,不明缘由地一生气就会变成麻猫,在外婆的一次生气变猫、离家出走时,想要追回外婆的一朵和她不慎一同落入树洞,并由此开启了一场爱丽丝式的奇幻之旅。...
1 向教育家学习 领悟教育本质陶行知先生是大家所熟知的教育家,他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人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教育改造生活,推动生活的发展;教育与生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前进。这些都强化了我们的认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关。一边阅读《生活即教育》...
《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余文森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年1月 自2001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传统样态,在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变革上形成了不少典型。课程改革必须“深化”,既要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向纵深持续推进,更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