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管理宝典

小学品德课学习评价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3-09-05 12:51:08来源:本站
□南宁市星湖小学 蒙婉莹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历来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笔者就我市某城区大部分小学品德课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情况进行过调查,发现结果令人担忧:有93%的学校用卷面衡量学生的品德成绩;4%的学校有一些过程性的评价,如学生的作品;3%的学校有学生自评和互评。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如果评价过程要从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一、观察记录为出发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记录等。观察通常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观察记录入手,找准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观察学生的课前准备、上课的听课态度、思考、发言、讨论、活动情况,在班级德育园地相应位置做好每个学生的记录。比如,思考发言表现优秀的用“☆”符号,态度行为好的用“★”。同时让学生在课本的封底或扉页记录下自己本节课的表现符号,期末累计。
课外,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都是观察学生在各个方面表现的最好平台。这种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学生的语言、行为、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这种时候教师宜用激励的语言和表扬卡作为对学生的参与过程的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并对儿童活动过程进行评价,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也是课改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会兴趣高昂,积极投入。
      二、访谈问卷是兴趣点
      访谈一般是教师通过开展与学生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学生的发展信息,并了解他们思想情感的变化。德国作家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深刻。因此,用心了解访谈对象和精心设计问卷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对学生的访谈宜放在课后进行。如“今天老师想和某某小朋友牵手到办公室,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访谈便开始了。学生的惊喜、期待使他们有了进一步和教师交流的愿望。
访谈以一对一为主,也可以在班集体中进行。在访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耐心,如果谈话很难进行,应该转移谈话的内容。总之,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
      多花心思设计巧妙的问卷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我们的大地妈妈》时,为了获取有关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有何收获的信息,我精心设计问卷:把你对周围生活的了解和感受填入表格,在相应的表情下面画“√”,再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拿到问卷一看:大笑、微笑、难过的表情是他们熟悉并经常运用的表情图,非常感兴趣。
      三、成长资料是对接点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学校要用好家长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搜集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资料就是家校沟通的最好对接点。建立好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用成长资料袋等方式收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是课标极力提倡的评价体系。我非常注意设计家校联系表。我们知道,家长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最多,他们有时候比教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所以我在表里设置诸如“近段时间孩子的哪些道德品质令你满意?”“孩子的哪些行为有待改进?”等问题,主要目的就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校教育对接到位,约束孩子离开校园后也注意自己的道德行为。一般来说,资料袋每个月发放一次,这样的工作量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同时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改进也需要一段时间。
      成长资料袋的家校对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它是发展性、开放性的评价,注重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四个方面目标的整体发展。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看到发展的希望。因此,我们鼓励家长广泛参与学生品德与生活的学习评价。
      四、作品展示为激励点
      一位哲人说过:方法很重要,技巧也很重要,但是激励更加重要。每个学期我们通过对学生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展示和分析,了解学生的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激励他们下一步争取表现更出色。通常一个学期我们进行两次作品展示评价,期中和期末各一次,先是收集学生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在展示评价过程中,学生先描述活动成果或创作过程,再彼此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在自评互评中学生明白自己的哪些做法、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法、行为是不正确或有待改进的。伙伴之间的监督和勉励易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其实“评价不仅是为了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此时教师也可以参加评价,并且这个评价要以激励为主。
      在作品展示中我们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赞赏性评价中,得到心理满足和成功的喜悦。有时教师也可以恰当地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朝教师期待的方向努力。
     总之,品德课评价要求教师注意做好以上几点工作,同时,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综合运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