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当前位置: 主页 > 聚焦.专题 > 专题 >

南宁:随迁子女"入学难"或将升级到中学

时间:2013-07-22 09:26来源:广西新闻网

由于名额有限,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未能如愿进入公办学校,教育人士担忧

“入学难”或将升级到中学


      7月20日,是南宁市区公办小学张榜公布新生名单,并向小学新生发放初等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的日子。来南宁打工多年的温宗龙一大早来到万秀小学,在张榜公布的名单中,看到小孩被分配到一所公办小学,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但像他这样幸运的人不是很多。由于南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人数激增,而南宁公办小学的名额有限,这个群体在城市入学难的矛盾凸显。而各城区教育部门提供的情况都显示,未来几年随迁子女入学会更难

        回访

        折腾多次终进公办小学

        在南国早报7月8日A6版采写的《如何破解农民工子女“入学难”》一文里,记者曾采访了彻夜排队的温宗龙,提起不久前的报名经历,温宗龙再次回忆时高兴而又感慨,“很辛苦,但值得”!

        7月6日晚近8时,温宗龙就开始加入了排队报名的队伍中。7日上午10时,终于轮到温宗龙递交材料,但工作人员说他的材料不齐全,温宗龙完全懵了。无奈,温宗龙忙了一个上午补材料,但再次回到报名点,工作人员又说他爱人的劳工合同不规范,还需要提供所在企业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温宗龙的爱人在富士康上班,当天正是周末,一时之间根本提供不出公司营业执照的复印件。折腾到下午5时,材料也没有办齐,眼看着报名时间即将截止,“走投无路”之下,温宗龙打起了办假证的主意。

        “我们都是老老实实的本分人,如果不是被‘逼’成那样,我不会那样去做。”温宗龙后来买了一份假的劳动合同。

        7月16日,当温宗龙接到复核材料的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时,心里顿时“透心凉”,温宗龙老实承认,自己的材料造假,并讲述了造假的原因。工作人员请示领导后表示,他可以把真实的材料交过去。在等待最终消息的日子里,温宗龙一直处在焦虑中。

        7月20日上午9时许,温宗龙赶到万秀小学,在张榜的名单上,他找到了孩子的名字。孩子没有分到万秀小学,而是分到西乡塘小学,温宗龙仍然感到很知足,“报名的家长太多了,没法就近入学我能理解”。

        记者回访了几名此前反映报名难的进城务工人员,发现那些连夜排队的家长,基本都报上了名,还有家长虽然准备齐全了材料,但却因为学校已经招满,无法成功递交材料。

        调查

        城区学校安置有心无力

       西乡塘区是南宁市近年来接收随迁子女最多的城区。记者从西乡塘区教育局获悉,该辖区内今年有3700多名随迁子女在规定时间内递交了齐全的报名材料,需要由该教育局安排入学,该辖区随迁子女报名人数,首次超过地段生报名人数。按照该辖区公办学校的接收能力,今年一共超员1000多人,通过扩班等手段,基本能安排3700多人入学。

        为了把尽可能多的学生都安排在公办学校,除了尽可能扩班,该辖区每个班级的人数预计要接近60人(正常班额是每班45人)。并且,在分配学校时,只能采取相对就近的原则。该教育局基础教育办公室农主任介绍,就拿万秀小学来说,在接收完地段内学生后,只能接收180名随迁子女,但在该学校递交材料的随迁子女达到495人,而该校周边的友爱小学等,也都处于“满员”状态,该教育局只能采取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超出的人安排到相对较近的公办学校。

        作为南宁市接收随迁子女第二多的城区,江南区今年的入学形势要严峻得多。记者从江南区教育局了解到,今年该辖区随迁子女报名读小学人数,超过小学新生总数的1/3。目前,该辖区共有21所小学,由于地段生人数特别多,90%以上的公办学校连地段生都安排不过来,只有淡村小学等4所公办学校稍有空余,接收部分有计生绿卡的随迁子女。因此,该辖区的随迁子女,今年基本只能就近安排到附近的民办学校入学,每名小学生给予每年500元的补助。

        江南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翠香表示,她们预计,会有相当一部分不满这一分配结果的家长,会到江南区教育局去反映情况,但该城区确实已经尽力。据介绍,近五年来,江南区陆续新建了10个小区,但都没有配套学校,这使得该辖区招生形势愈加严峻。前几年,为了尽可能解决进程务工人员入学问题,该辖区不断扩班,今年能扩的班级已经不多,在原计划上扩了5个班,一些学校堆杂物的房间,都改成了教室。石柱岭小学,每个班达到58人,学生挤得连后门都没办法打开。

        记者从兴宁区教育局获悉,今年,兴宁区辖区内共接收1140多名随迁子女小学新生。在学校接收满以后,还有大量的随迁子女无法进入公办小学。为此兴宁区教育局在中兴小学、华强小学澳华校区,虎邱小学分别扩了1个班,并于该城区安排的补录时间(7月8日)公布,尽可能接收随迁子女报名材料。但该城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辖区还是有大批随迁子女没能报上名,由家长为孩子就近联系民办学校入学。

        分析

        随迁子女入学今后会更难

        兴宁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兴宁区随迁子女入学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虎邱、官桥、交易场、燕子岭一带,更是进城务工人员聚集地,周边小学的招生压力更大。并且,随着快环边上的小区入住率越来越高,有些学校可能连地段生都接收不完。该工作人员预计,该辖区明后年小学新生问题会更难。记者采访发现,其他城区的情况也与兴宁区差不多。

       今年,西乡塘区小学报名的随迁子女比去年增加600多人。该城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该辖区的城中村,乱搭乱建严重,有些村民甚至建起超过20层的楼房。让他们无奈的是,由于城中村不少进城务工人员,都是摆小摊为生,提供不了劳动合同,因此他们交来的材料夹杂着大量的假证明,这不仅给该城区复核材料带来难度,也对老实准备材料的进城务工人员不公平。该工作人员认为,应当适当简化随迁子女报名流程,只要求提交一些不容易造假的材料即可。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往年,“小升初”都是由南宁市教育局分配入学,但今年南宁市直属公办学校安排不下这么多升入初中的随迁子女,江南区有100多名“小升初”的随迁子女,由该城区教育局安排入学。由城区教育局安排中学新生入学,这在近些年来都没有出现过。

       目前,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小学,因此那些按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建设的公办学校,也都用于接收小学新生,以解决当前的入学矛盾。但随着这些小学新生慢慢长大,“入学难”问题势必转移到中学,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提前应对。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