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韦 力
![]() 陶雪清教过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高,阅读、口语、写作等各项能力都发展得较为全面。南宁市武鸣县实验学校84班的学生欧博文刚进入初中时,英语基础较差,上英语课基本听不进,很多英语单词都认不得,更不用说完整地读完一篇课文了。后来在陶雪清英语课堂的熏陶下,他“找到了学英语的感觉”,学英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我现在不但可以轻松地读课文,一些日常用语也可以用英语来说。”他说,“是陶老师让我爱上英语。” 陶雪清从事英语教学二十多年,她以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爱英语”变为“爱上英语”。 英语课堂要有趣 陶雪清的课之所以受学生欢迎,是因为她的课堂轻松活泼,生动有趣。她认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是教好英语的基础,这样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爱学、乐学,从而爱上英语。 创设情境是她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执教新目标第一单元的“What subject do you like?”这个句型时,陶雪清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调查活动”:比比哪门学科的人气最旺? 她先让学生用“I like…”句型来回答自己喜欢的学科,还邀请几位小助手帮助统计答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答案各式各样,统计结果是,艺术课的人气最旺。 “Why?”陶雪清马上提问,并趁机引出“It’s interesting(它很有趣)”和“I hope we have more(我希望我们有更多)”这两个句型。 在对话中,学生学会了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喜欢的学科,还能说出理由,这样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明白,英语其实就在生活中,它不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也在这“似教非教”的课堂活动中,学到了新的知识。 陶雪清还善于运用猜谜、传令、游戏、英文歌曲演唱、表演小品、小竞赛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常常运用手势、表情等引导学生领悟新的知识,而且做得惟妙惟肖,引得学生哈哈大笑,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的过程。 “显示器怎么说?” “monitor” “OK,monitor还有另一个意思,xxx is our monitor. He is our model.So,monitor还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班长!” 接着,陶雪清用手做出滑稽的动作,然后指着墙角说:“We can use to click the document. Look,look,this is a mouse.And there is another meaning of mouse. A mouse is running. Mouse还是…?” 看了老师的动作和表情,学生微笑着领会了,于是异口同声地说:“老鼠!” 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学生潘曼蕾说:“ 我刚来这所学校时,觉得很孤单,后来我遇见了陶老师,是她改变了我。她在课堂上经常搞一些好玩的东西,每次上英语课,我最爱笑了,而且笑过之后我总能学到新的知识,当然,笑声也让我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英语阅读教学新形式 陶雪清曾给全校英语组的老师上过一节英语阅读教学示范课。该课设计有默读、朗读、泛读、精读、集体读、个人读、俩俩对话、小组讨论等环节,同时还将听力、口语、写作训练寓于阅读教学之中,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比较活跃。但在评课的时候,一名老教师提出了质疑:这堂课不是阅读课。阅读课怎么可能有朗读、对话?真正的阅读课应该是“长篇的阅读”,“限时的阅读”,是“不出声的快速泛读”。 面对质疑,陶雪清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阅读课如果只是单纯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用不大,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为此,她认真钻研新课标的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英语阅读教学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用事实回应了质疑。 陶雪清认为,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十分重要。在执教八年级新目标英语Unit5 3A时,陶雪清选取了一封自己编写的、接近课文内容的“我朋友写的一封e-mail message”来引入新课,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的文章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都想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 有了阅读兴趣,还得有新颖的阅读方式。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文章“丢”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那么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就有可能碰到困难,而英语好的学生也不一定随时都能保持很高的积极性。于是陶雪清提出“多样化阅读”。 她以分小组回答问题的方式,发挥小组的作用,让组员带动组员进行阅读,当然,组员之间英语水平的兼顾搭配十分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平时多了解学生。分组的形式能很好帮助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同时,她设置了小竞赛,让学生互相比赛读课文,看谁读的最顺,语音、语调最标准,声音最宏亮,还安排了“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环节,让英语较好的学生有展示的平台。 这样的阅读课堂,学生能一直保持较高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让他们都能体验到阅读成功的乐趣,才能最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陶雪清说,“简单问题让水平一般的学生回答;比较难的,或者课外拓展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均衡照顾到位了。” 当然,在这样的阅读课堂上,老师必须做好引导。陶雪清认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的角色就是一个“引导者”。在阅读开始阶段,教师应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朗读或者快速阅读,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的感知具有目的性、方向性,避免盲目性;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讲解生字词,为学生的阅读扫除障碍。在阅读深入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点拨,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 陶雪清十分重视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她强调“要将阅读向课外延伸”。她说:“学英语的目的就是能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巧进行交流和阅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为了让学生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陶雪清在阅读的数量和时间上给学生做出一个大致的规定,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至两篇短文或一至两个文段,阅读时间大致为一至两个小时,阅读过程要求学生注重收集文章中的谚语、精彩对话等,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陶雪清始终认为,英语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厚积”。她探索的英语阅读教学新形式,让很多学生积累了语言素材,爱上了英语阅读。她教过的学生陈钰说:“我以前对英语一点兴趣都没有,但Miss Tao让我慢慢对英语感兴趣了,尤其是她上的英语阅读课,让我明白了英语的重要性。” 重视学生的反馈 陶雪清之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还与她重视学生的反馈分不开,她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自己的教学。 有一次,陶雪清根据某篇课文的内容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让学生模仿课文来写。但收上来的作业却不尽人意,学生的作文出现了许多毛病,时态错误严重,句子结构混乱、不完整,句与句之间、段落之间的意思不连贯,还出现了不少“中式英语”,这让陶雪清感到很意外:平时的训练不少啊?怎么会这样? 过后,陶雪清私下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的话让她茅塞顿开:“老师,我们作文之前您必须做指导。作文一是靠积累,二是要感悟阅读,三才是动笔写作。您要把写作的基本步骤和我们讲讲,一些日常生活经常会说到、用到的词组和句型可以帮我们归纳、总结,然后再让我们背下来,最好把这些句型印在讲义上,让我们可以放在口袋里,有空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说一说。这样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就可以提高我们的oral speaking了。” 学生的一番话让陶雪清幡然醒悟,她惊讶于学生想得周全。随后,陶雪清及时调整了作文指导思路和方法,按照学生的意思把常用句型归纳和总结印在讲义上,让学生利用早读和晚读时间加强读、背,并多记一些范文。同时,她还把范文分门别类,如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的,还有应用文、书信类,等等。有时要求学生动笔之前,她还进行口头作文,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共同完成一篇作文,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这样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陶雪清说:“倾听学生的想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学生乐学、好学,这已经成为我获取教学智慧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外,陶雪清会采用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增加学生作文面批的机会,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弱项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她还会利用作文批语鼓励学生。她的学生张珍榕平时最怕写作文,但有一次交上来的作文,陶雪清发现她是班里唯一一个写对email格式的。于是,陶雪清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的批语:“你是班里唯一写对email格式的同学!如果语法再注意些,单词拼写减少错误,那将是一篇好文章!老师期待你下次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加油!”张珍榕看到老师的批语后,心里特别感动,日后更加热爱英语写作了,每次作文都主动找陶老师批改。 与别的老师不同,在交作文这个问题上,陶雪清采取“该交的必交,练笔的缓交”的方式,实现了强制与宽松相结合。但只要是交上来的作文,每一篇她都会认真批改,让学生感到“还是交上去能学到知识,因为陶老师会认真批改”。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十分高涨,不少学生都会把英语习作交给她批改,写作能力自然得到了提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陶雪清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经过不断学习、揣摩、感悟,日积月累,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爱上了英语”,也让自己在三尺讲台上绽放出了英语教师的精彩。 ![]() 陶雪清在课堂上。 人物小档案:陶雪清,现任南宁市武鸣县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自治区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第六届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园丁奖,被评为全国“十佳”初中外语教师、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外语名师、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优秀研究员、广西“三八红旗手”,是南宁市优秀青年技术人才、南宁市学科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