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当前位置: 首页>>传真>>治校方略

梅花香自苦寒来——柳州市柳城县柳城中学改革发展侧记

时间:2013-07-01 13:26:17来源:本站
□本刊记者  骆海宣 骆明宣
 
       我们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走出了低谷。”柳州市柳城县柳城中学校长覃卫平自豪地告诉记者。过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柳城中学的办学质量一度下滑,在柳州市普通示范性高中里排名靠后。后来经过多方努力,该校逐渐扭转落后局面,教育教学质量跃至全市普通示范性高中前几名。2012年高考,柳城中学以一本上线37人,二本上线275人,三本上线580人的较好成绩遏制住高考成绩滑坡的势头,突破该校历史的最好记录,得到了柳城县委、县政府的通报表彰。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2004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柳城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开始下滑,导致学校声誉不高,骨干教师不断“跳槽”,教育教学走进了一个低谷期。面对困境,柳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输血”“换肤”策略。20118月,柳城县委、县政府把多年担任该校副校长并熟悉学校情况的覃卫平提拨为校长,又从该校中选拨了一批具有管理组织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中层干部担任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覃卫平校长、韦美芝书记、李智星、李洪顺、陈昌民副校长、曾静副书记6位新班子领导上任后,提出了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目标,打响了遏制教育教学质量下滑,提高教学质量,重塑柳城中学形象的攻坚战。
       一个好的班子,意味着一所好的学校。柳城中学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做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学校领导班子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构建学习型领导班子。该校建立了领导班子学习制度,要求每周学习达到一次以上,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学校管理工作,并加强班子的各项培训,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划和程序,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调动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重点完善、落实党支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和校长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制度等,做到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定期召开班子工作通报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问题,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做到相互配合,步调一致。推进中层干部公开选拨、竞争上岗、民主测评工作,该校先后有5名骨干教师被提拔为学校的中层领导,改善了学校管理人员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
       覃卫平担任校长之后,他以身作则,为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善于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全力支持其他校领导的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布署,他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抓内涵发展。从整体布署到具体指导,他都一丝不苟地全程参与,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夜深人静时,他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学校资金短缺,校舍不够,他多次向主管部门反映,陈述柳城中学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新的发展规划。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争取到上级拨付资金近2000万元,使学校立项新建的1栋综合楼和2栋学生宿舍楼得以按时动工,届时学校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由于强化了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柳城中学班子成员都树立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管理意识、团结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面前,主动加班加点,默默奉献。在荣誉面前,互相谦让。2012年,在柳城县教育局年度综合考核中,柳城中学领导班子以98%的群众满意度,获得了柳城县县委、县政府的表扬和肯定,也得到了柳城中学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的信赖和支持。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柳城中学英语骨干教师王燕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开创有“十分钟阅读法”“KEY WORDS教学法”“定义教学法”“单元知识框架模式”。开辟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新路子,尤其是“单元知识框架”在柳州市很受欢迎。她所教的班级2009年英语高考首次获得柳州市六县第一名,任教的英语班级高考以平均分、优秀率均列年级首位,她本人也获得“广西优秀外语教师”光荣称号。
       王燕萍老师取得的成绩与柳城中学近两年提出的“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策略”分不开。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柳城中学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特色型”现代教师。该校重视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设,采取“新教师培训”与“骨干教师教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外出培训”相结合,“名校长培养”与“名师培养”相结合等多样化培训形式,让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
       针对学校青年教师比重大,青年教师培养任务重的现状,柳城中学明确青年教师的培训方向,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立足、立业、立德、立言”四个意识,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开辟“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师徒结对、专业引领”四条途径。柳城中学借助柳州市优秀学校的师资力量,实施资源共享。目前,柳城中学与柳州高中、柳州二中和鹿寨二中成为“联动发展”结对子学校,定期派出教师到这些学校跟班学习并参与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如举办交流会、教师专业发展竞赛等,以提高教学水平。
柳城中学大胆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让青年教师在教学第一线经受磨练。该校的示范课、优质课、汇报课等都由青年教师承担。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柳城中学制定和完善了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通过教师自我总结评估、同行评估、领导审定等办法,以及在每次段考后召开学生代表会,听取教师、学生代表对教学的意见、实行无计名评分,以此督促青年教师努力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此外,还规定每个青年教师每学年要读一本专业书、上一次示范课、写一篇学术论文、培养一名尖子生、帮助一个潜力生,听20节示范课,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绑在教学中,营造出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求知热潮。
与此同时,柳城中学还不断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学校积极为骨干教师搭造发挥才华的平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区级、市级等各类教学研究报告会,如柳州市科研骨干教师培训会、柳州市各学科专家报告会等,安排骨干教师到区内的恭城中学、柳江中学、忻城中学等教学成绩比较突出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并组织骨干教师在校内开展教学示范课、教学论坛等活动等,展现骨干教师的风采。几年来,该校涌现出30多名教学骨干教师,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聚焦课堂抓教学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的落脚点是课堂。近年来,柳城中学推行“诱思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当你走进诱思探究课堂,相信一定会被这里的情景所吸引:教师上课简单的开场白后,便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反复思考,老师不断引导,师生交流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柳城中学的课堂教学围绕学生展开,做到因人施诱,启发潜能、面向全体学生,张扬学生个性。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上,要求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教”的进程,还要悉心筹划学生“学”的进程,在此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做到“三个熟悉”——熟悉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熟悉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关注“四个点”:一个兴趣点,一个互动点,一个思考点,一个创新点,以此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最优化,树立师生同行共进的课堂教学“双主体”观念,做到平等互动交流,着眼“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建立课堂平等交流对话机制。课后,做好“四个反思”——学生的核心地位是否得到突显;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思维是否得到启迪,情感是否得到升华。
       柳城中学还推行分层教学。首先,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授课时教师更容易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分层教学对不同年龄、层次、科类、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平时的学习态度、考试成绩和潜能实行管理。除按教学大纲开齐课程外,还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特长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另外,该校各学科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导学研究与实施,提高教学效率。
       柳城中学英语组教师针对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学为根本、以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为目标,采取因材施教、精讲多练和分层推进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创设的语境中得到听、说、读、写的结合训练,使40分钟教学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外语轻松自如。
分层教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品德、智能、身体、心理审美、劳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的辛勤努力,迅速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来。目前该校学生的学习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了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而教师们自身也实现了专业成长,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柳城中学的计算机课堂。


关爱每一个学生
       小强(化名)由于父母离异,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十痛恨父母,常常自暴自弃,常以逃学上网对抗父母,由于屡犯校纪校规,班级的课任老师都希望劝退这个学生。小强的班主任蓝美金老师了解到情况后,深感教育好一个潜力生和培养好一个优秀学生一样重要。他说服其他教师让这个学生留下来。然后,蓝美金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关心他、开导他,让他树立信心,努力学习。在蓝教师的悉心帮助下,小强后来考上了广西民族大学。
       在柳城中学,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芬芳的德育气息,师生之间尊重与爱护、同学之间的友爱与互助。这一切得利益于柳城中学开展的德育工作。为了使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序而有效,柳城中学建立以校长牵头,政教处、团委为核心的德育管理机制,成立了以班主任、任课教师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立了以学生会、班委会为桥梁的德育督察队以及以家长、法制副校长等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德育队伍,形成了一个全体化、网络化的德育工作格局和内外结合、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2004年以来,柳城中学的生源素质一直不高,并呈下滑趋势,加之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使该校学生呈现出“留守孩子多,单身子女多,困难学生多”的特点。这“三多”一直困绕着柳城中学,面对来自全县不同乡镇,不同民族的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起点,家庭状况各有不同,差异很大。面对这样的现状,柳城中学确立了“不抛弃,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尊重、关爱、鼓励的教学思想,把关爱学生,丰富学生成长阅历,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器重与关爱作为育人方略,用学校文化滋养人格,用实践活动弘扬个性、增强自信、克服自卑。该校加强“学困生”的管理,通过调查摸底,建立了潜力生档案,制定帮扶计划。备课、作业、辅导各个环节关注潜力生的转化。为使转化工作真正见到实效,学校把教师教学行为与学困生转化挂钩,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把教师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重点,综合教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研究成果等,本着导向性、全面性、鼓励性原则,形成潜力生辅导考核评价体系。         
    该校的数学教师周兆琼,她特别关注留守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留守学生”谈心,嘘寒问暖,关心他们是否缺钱用、是否缺衣服,哪些学生学习有困难。再逢节假日,就邀留守学生到家吃饭,从各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是温暖的。2012年,周兆琼荣获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柳城中学着力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目前已通过接受受理国家和社会资助项目12项,接受资助金额735753元,受助学生达1061人,贫困生补助资金全部发放贫困学生手中,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该校还以学习雷锋活动日、学习弟子规、教师节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动来培养学生传统美德,组织学生开展幸福人生教育主题活动,组织班主任开主题班会,从理念到感性认识上,让学生感受到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祖国的富强、社会的关心、老师的关怀、父母的关爱以及社会团体的互助,从而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过困境的柳城中学,更加珍惜目前取得的成绩。在以覃卫平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柳城中学全体教职工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为把柳城中学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师资雄厚、管理科学、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在柳州市内有影响、在广西区内有一定知名度的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而不懈奋斗。
柳城中学的老师与学生交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