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南宁二中公益夏令营闭幕

时间:2013-08-08 15:29:50来源:本站
交流中进步 行动中成长
 

  (在民族博物馆里参观)



        户外拓展、中美课堂、趣味模联赛、激烈的辩论赛……上周,来自广西区内十所贫困山区中学的孩子们与南宁市本地的20多名学生共同经历了为期7天的南宁二中“最美广西中学生,携手共筑中国梦”公益夏令营,丰富的活动和课堂让孩子们体验了中西合璧的趣味课堂,也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搭起了友谊的桥梁。

  外教课堂趣味横生

  夏令营开营第二天,来自南宁二中国际部的外教James便带领大家体验了一堂趣味科学实验课,课程内容包含化学、物理、天文、地理以及生物多方面知识。课堂上,James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模型带领着同学们了解了地球的结构,气候的形成原因,生物体的多样性等,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西式课堂与传统中式课堂的区别。随后,来自美国的John还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技巧,让同学们知道学习可以不那么枯燥。而来自英国的David则把原汁原味的英国文化带进了课堂,在热烈的讨论中让同学们大胆说英文,更为大家解答了关于英国习俗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课堂上用全英文交流你能习惯吗?回答问题不用举手起立的感觉如何?随意轻松的课堂氛围是否让你乐在其中?来自马山中学的蓝喜晨是第一次体验这种“新鲜”的上课模式,对她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平时我们在学校根本没机会接触外教,英语水平比起城市的同学来说差多了。这次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美式课堂,让我们有了锻炼自己口语的机会,也让我们了解到中西教育的差异,感觉很棒。”蓝喜晨表示。

  课外活动开阔眼界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不少从没逛过博物馆的同学开了眼界。博物馆内的丰富展品吸引了大家,大家都被好奇心牵引着到处观看、询问,一时认真仔细地研究展品简介,一时又和展品合影,整个展厅顿时热闹起来。

  来自横县中学的甘文乐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逛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的独特铜鼓外形也让他惊奇不已。“铜鼓是壮族的标志,是壮族不可缺少的文化。虽然我是壮族人,平时对壮族文化却没那么关注。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壮族人民的生活,例如:如何农作、丧嫁及祭祀,等等。这也是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有关自己民族的文化知识,可以为夏令营后期的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收集资料。”甘文乐表示。

  “让学生们直观地体验广西特色文化的精髓,了解我们的‘最美’家园,并为‘最美’家园的发展,提出可行性方案。此活动能锻炼学生们的观察力及交流沟通能力,通过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课题的研究,考察学生的创新性及总结能力。”本次夏令营相关负责人陈老师告诉记者。

  辩论交流分享经验

  夏令营期间,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留学生莫天然给同学们讲述他在美国的求学生活,从怎么准备材料申请大学,怎样收拾物品准备出国,怎样适应美国的大学校园生活,到怎样在美国自主学习,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他遇到的老师、同学和美国当地民众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感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也让有出国打算的同学们提前建设好心理防线。

  夏令营期间的模联赛和美式双人辩论赛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得以“不打不相识”。同学们自己精心准备材料、论点、论据,就自己所在的立场进行了辩论和陈述,比赛过程虽然激烈,却也让孩子们在激烈的辩论中得以加深情谊。“通过模联大赛可以引导学生们关注国际实事,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从世界的全局角度出发,锻炼学生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性分析。而通过双人辩论的方式,则可以锻炼学生对社会性话题的全局认识,考验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表达连贯性,沟通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个人能力的培养,等等,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考核和锻炼。”陈老师表示。

  7月12日下午,夏令营在南宁二中凤岭校区举行闭营仪式。仪式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一周以来的社会调研报告,把夏令营期间共同学习、探讨和调研话题的结论,期间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到了分别的时刻,同学们留下的更多的是祝福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相互鼓励。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