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至25日,2013广西公益发展高峰论坛在南宁召开,聚焦“公益资源动员与整合”。共159家广西本土公益机构、基金会、爱心企业报名参加了此次论坛。 根据2012年广西公益论坛承办方出具的调查评估数据显示,签署加入广西公益联盟的51家机构团队中,只有10家正式注册。大多数为中小型机构,活动地点多在县份乡镇,公益资源匮乏。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广西公益机构在资源动员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注册难,身份合法性遇尴尬;资金及物资筹集困难;能力建设及机构内部管理瓶颈等。另外,由于政府对于民间公益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缺乏很好的监督措施,因此很难开放这类机构的募资渠道。同时,广西区内基金会的项目资源,对于草根非政府组织来说,基本很难分得一杯羹。 来自玉林市的公益人士唐先生告诉记者,在玉林市就有9成以上的民间公益团体没有正式注册,其所在的团队从去年开始申请注册,到今年仍未能成功注册。 广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助理何力表示队里最需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他说,现在队里资金主要靠队员们自筹,十分有限,要是有充足的资金,将用于购买先进的救援设备和新人员培训。 针对广西公益机构的现状,本次论坛特以“公益资源动员与整合”为主题,不仅邀请到广西区内外专家学者、基金负责人做主题报告外,还设置了广西本土公益机构的项目管理及经验分享、露天广场公益演出等活动。 论坛上,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胡小军、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曲栋、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长王泳等专家学者,分别就“生态视觉下的民间公益组织专业化建设之道”、“民间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香港公益发展概况与趋势”等议题作了发言。 在与基金会合作方面,廖荣纳基金会副理事长廖勇国则以“基金会与民间公益组织的合作”为议题,在分析公益组织与基金会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二者在公益养老项目上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两天的会程,与会的公益团队也获益匪浅。玉林市红豆义工协会负责人就对专家们提到的“专业”思考良多,他提到以前团队里都是靠老义工带新义工,专业性欠缺,这次回去得开会讨论协会专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