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糊涂》 《小先生》《小虫子》之后,鲁迅文学奖得主庞余亮“三部曲”收官之作——《小糊涂》如约而至。以文字回望乡野生长、记录田园人生、建构纯朴童年,独特而曲折的风致,俭省而凌厉的语感,庞余亮的这三本书正如评家有言,“接续现代以来贤善与性灵的文脉”,他将爱与美落在纸上,熠熠生光。 阅读《小糊涂》,首先生起的印象,就是书里的童年有“灵”,有灵气、有灵机。33篇散文合在一起,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诗意讲述,从出生时的“剩余的小拇指头”,长成一个懂事的“再也回不去”的大人。这些文字直通童年,作者写得太细腻了,字字句句,童年的灵穿行在里面,失眠的蛋、黄泥瓮、小犟牛……我很惊讶,直到今天,他还记得那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哪怕是一根五号绣花针找不到,但是转念一想,当然记得,绣花针找不到事小,被母亲一口咬定是他拿的事大,这是“天大的冤枉”;还有“草毽子”,不就是找把草踢上踢下,但是又转念一想,一方面是因为他拿了冠军,另一方面这与母亲的“时间”有关,与“二师兄”也有关……就在这样的转念又转念里,小糊涂的童年活灵活现,次第展开,“他很想忘记,但越想忘记,就越是记得清清楚楚”。他怎么会忘记?小糊涂,不糊涂。 这灵气也是一种“土气”,乡事土话风物风俗,乃至观察视角、思维方式,明显很有地域性,却能在漂亮的短句、回旋的节奏里,“土”出了清新,“土”出了明亮,大概这也是童年与母性的力量。阅读《小糊涂》,一定会留意到那些非在地非童心不能写出的“比喻”,这些比喻猛一出现,就像是带着读者起飞。好像他写的那艘木船,“腾飞起来的木船就像一支贴着水面飞行的飞镖”,飞镖啊,到现在我满脑子都是小时候在电影院里看过的金镖黄天霸。 庞余亮一定专门推敲了这些比喻,他说好多年后,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修辞手法”,排第一位的就是“比喻”。在他的乡村,在他的童年,一切都是生动的,一切都是活泛的,一切都是相通可转化的,连那黄泥都是“懂事的黄泥”,“会把他手背上的疼一点点吃下去”。“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小糊涂》里绝妙的比喻,不花哨,不繁复,却接着地气,自有坚实的力量,让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既准确,又有画意地记录了“小糊涂”成长的背景和经历。 这有“灵”的童年是透明的,或者说,乡村生活是透明的。《小糊涂》的内容是一个孩子的长大,也是乡村生活的表现,极少伪装,极少修饰。别的不说,在乡村,就是饥饿,也那么透明清晰:“肚子比他不懂事,肚子一饿,肚子就命令他对着母亲喊饿。”到底是小糊涂饿,还是肚子饿,还是小糊涂的肚子饿,还是肚子饿了小糊涂跟着饿?只是,饿了也没办法,母亲让大家睡觉,“睡觉养精神”。这就是乡村的透明,透明到一无所藏,透明到赤条条活在这土地上,透明到母亲不在这世界上,而小糊涂吃成了大肚子,他知道自己是“像头猪活着”。还是透明,透明得让每个人都看到,我也是那个“小糊涂”。 较《小先生》《小虫子》,《小糊涂》的语言又有精进,句、段组合更加自由和灵活,作为一部散文,它是诗化的;若以诗看,则是散文体的。句与句之间在推进,段与段之间在推进,内在相连,层层呼应,在排比、重复、回环之下,每一篇里都回响着奇异的旋律。比如《爪子》一篇,写小孩子的馋与野,写乡下人的规矩与要求,如果将每一段句子数量标示出来作为音符(2、4、4、4,5、2、4、1,3、1、4、2……),这节奏能是一首完整的歌。 《小糊涂》确实属于庞余亮,从土地里成长起来,文字辨识度高,跳跃的词语,奔跑的句子,有密度、有速度,他就是他写的棉桃,特别会讲话的棉桃,走遍天涯,说了又说,说给爸爸,说给妈妈。幸运的是相遇,珍贵的是倾听。大概这也是《小糊涂》这本书,对读者的全部期待。 全书以一篇长长的诗歌《报母亲大人书》结束。庞余亮用编年的方式,将天下人这一生与母亲有且只有的牵连写下。每个人都在被岁月暴力运输,糊里又糊涂。永远清醒的,正是母亲那双不会离开的眼睛,那双“天眼”——《小糊涂》写出了这双眼睛,因为庞余亮也始终睁着他的眼睛。 曾经,他是一个“失眠的蛋”。现在,他是一个失眠的天才。(冷玉斌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