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础》 教育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将其落到实处并不容易,需要教育理念、结构、内容和方法等的重塑和再造。 黄全愈的《教育的基础》一书,引导读者深入思考高质量的教育应该具有怎样的样貌,新时期教育应该为学生的成长夯实哪些基础。书中所探讨的相关话题都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厘清责任,明确使命,把立德树人的任务更好地落到实处。 教育体系的完善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仅仅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一谈到教育,人们总是将目光聚焦到学校教育上,这与社会的变迁有直接关系。在农耕时代,家庭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单元,父母要担负起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责任,所以那时教育的重心在家庭。进入工业社会后,单位和机构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社会交往的主阵地,很多父母出去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教育的重心逐渐向学校转移。现在,我们又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正转向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信息社会。这一新的社会形态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人们要重新认识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体系,以确保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这就是近些年来特别强调要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的原因。这三种教育各有特点,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核心,孩子的人格、品行、习惯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养成的;学校教育着力培育孩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而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帮助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社会教育的核心功能是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构建一个有益的文化场域,让优秀、积极的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田,厚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吸引他们满腔热忱地投入社会活动中。 但在黄全愈看来,除上述“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外,教育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板块是孩子的自我教育。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得失,不断反思经验和错误,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正是因为孩子会进行包括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自我总结等在内的自我教育,才促使自己从幼稚走向成熟。 黄全愈强调,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应由四个要素组成,分别是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它们构成了类似正三棱锥的立体结构。我们熟悉的“三位一体”相当于三棱锥的“底”,自我教育则是三棱锥的“顶”。素质教育的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教育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人的自我教育来设计,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思维、质疑精神、探索意识、实践能力等都需要借由这样的体系进行统筹谋划和有效实施,以便从根本上提升人才的素质。 教育教学的转型 既然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是否凸显自我教育,就成为检验教育有无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是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试金石。 我们都知道,一件事如果自己可以把控,可以决定什么时间做、做到什么程度,这件事往往就能做得很好。反之,如果事情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是自己内心不想做的,而又要求限时完成,那么大多数情况下,这件事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如果学生全部的学习时间都是被安排的,几乎没有可以自主选择、自由支配的时空,那这种完全失去把控感的学习,如何能体现自我教育?黄全愈说:“我们一方面说世界的未来属于孩子,但另一方面,世界却不属于孩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育的所有决策和计量、想象与设计,都是成年人的事情,很难考虑到学生的内在需求。我们都知道,“我要学”学习效率高,成效明显;“要我学”学习效率低,成效不佳。但在实践中,“要我学”的教育又那样普遍,这真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悖论,也是教育转型的一个着力点。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几乎所有知识都是通过课本传递、教师讲述呈现给学生的,学生通过反复训练自以为“掌握”了所学知识,但这种经由别人加工而形成的经验是否真的可靠,是否反映了知识的本来面貌,是否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提升?学习内容包括两大板块,一个是间接经验,另一个是直接经验,它们就像天平两侧的承载物,只有两者质量相等,才能维持天平的平衡。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核心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黄全愈为此指出,需要在教育实践中突出科学的三要素:一是科学的目的——去发现各种规律;二是科学的精神——质疑、独立、唯一;三是科学的方法——逻辑化、定量化、实证化。这些都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特别是在联系现实生活的实践学习中才能得到很好的培育。 自我教育的实现 将教育的重心从教师传授转向学生的自我教育,并非只有打破现有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并非必须借助各种眼花缭乱的新学习方式才能达成,关键在于教学目标指向的是让学生“学会”还是让学生“会学”,是训练“考生”还是培养“学生”。在黄全愈看来,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的、有确切答案的知识,如果学习只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类知识,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来证实这类知识,我们就是在教学生“学会”,就是在训练“考生”。另一类是未知的、没有确切答案的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未知世界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会学”,就是在培养“学生”。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理念和实践层面的系统变革,从原来教师们最擅长的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流程转向将学生的学习逻辑作为教学起点。学科逻辑通常采取庖丁解牛的分析法,将原本完整的事物分解为一个个细小单元或知识点来加以研究,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习逻辑通常采取整合的方式,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切身体验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采取整合—分析—整合的探究路径,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充分感受知识的应用之美,从而激发学生持续探究各类知识的内在动机。 好奇心是一个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前提。人为什么会有好奇心?是因为他所面对的世界有很多问题找不到答案。为了能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他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着力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但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更多问题,从而激发更大的好奇……这样无休止的循环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常追问:今天的教育活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是否让学生产生更多问题和困惑?让问题在学生头脑中不断涌现,是衡量一堂课是否具备高质量的重要标志。一堂好课,总是能让学生带着几个问题走进来,离开时又有更多新问题冒出。把通过教学让学生没有问题作为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志,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学习后不能发现问题,问题就会发现学生,并“解决”学生。(常生龙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