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乒乓球队》 刘海栖 著 天天出版社 近年来,体育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包括刘海栖创作的《游泳》《三步上篮》《乒乓响亮》,由于其天然地具有刺激的竞技性、悬念性,并与儿童心灵成长密切关联,获得了广泛关注。 刘海栖最新推出的长篇小说《我们的乒乓球队》,讲述了红旗小学乒乓球队的故事,展现出一群孩子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进步的成长历程。书名中的“我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集体称谓,它指向了全书集体主义的书写方向和价值诉求,成为阅读和理解这本书的精神入口。刘海栖在后记中解释新书与《乒乓响亮》的区别就是写了一群人的经历:“乒乓球这项运动有一些特殊性,就是既要个人的能力,又离不开集体的作用。个体寓于集体之中,集体又反过来成就个人,二者相当统一,有时却不一定。”从“我”到“我们”的变化,体现了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探索,展现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相依存和自我建构,强调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作者有意识地淡化竞技性、悬念性的叙事策略,采取生活流的叙事风格,聚焦、发掘和诠释时代变迁语境中的集体主义精神。 小说开篇,对乒乓球队集体的活动场域进行了细致描摹,构建了一个“很小”“乒乓球蹦几蹦就出了校门”的校园。这是一个承载着年代感的场所,通过文字重现水泥乒乓球台、塑料凉鞋等场景、布景、装置,把时间空间延展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校园生活。书中大量的生活细节,比如补凉鞋、补乒乓球等,充斥着物质匮乏年代的黑白色调,为当下的小读者们提供了属于祖辈、父辈的集体记忆和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感受。 相较于有些作品对集体主义“集体至上”精神声嘶力竭式的书写,这本书试图在“我们”共同体中不同角色的塑造上,呈现出更多个体意志的寻找、确认和重塑。书中有很多有趣的配角,比如开始穿着塑料凉鞋跑着捡乒乓球、跑坏凉鞋的包三宝,陪同一起去东风小学参加比赛,意外跑赢了跑步比赛,有机会进入业余体校……这既是无意中天赋觉醒的少年成长故事,也可以理解为从“默默跟随的从众者”到“做你自己的坚定者”,再到“找到自我的自信者”的个人意志胜利的英雄之旅。 需要关注的还有住在学校隔壁的董爷爷、董奶奶,他们绝不是画蛇添足式的路人甲。他们首先是事件的参与者,与校长、老师交流,给体育庞老师出谋划策。他们身在校园外,却又可以参与到校园生活中来,实现了叙事空间向外拓展和延伸,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乒乓球作为国球,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精神图腾,有着国家和民族层面的意义阐释空间,而董爷爷、董奶奶则可以被视作更广泛的人民的缩影,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家国情怀的一种隐喻。 这部小说通过集体主义的叙事框架,展现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而是代之以对个体个性的张扬和凸显,更加注重个体在集体中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转而探索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相依存和自我建构。换言之,集体为个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平台与助力,提供精神激励和心灵感召。当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和彰显的时候,集体的利益就可以发展壮大。 总之,《我们的乒乓球队》通过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主题探讨,阐述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在集体中的成长,实现了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全新阐释,开掘了更多有思辨意义的精神维度。小说通过群像的刻画,展现了每个人物的个性和成长,在体育题材之外,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时代变迁下新的“成长想象”。
(作者:周长超,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