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专题
  • [专题]人工智能进校园,如何显身手 日期:2025-06-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

  • [专题]大学AI通识课,应该怎么开 日期:2025-06-17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建设“通用+特色”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一批高校智慧课程。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大学生使用AI也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必备技能的当下,大学生对AI通识课有何需求和期待...

  • [专题]在汗水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关注青少年体育) 日期:2025-06-16

    今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批复同意在湖南省岳阳市、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安徽省宿州市等地开展首批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探索出一系列有效举措,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编者湖南省岳阳市——搭建赛事造氛围...

  • [聚焦]截至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万所 日期:2025-06-11

    1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646.5万人,专任教师1885.1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8%。学前教育方面,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2...

  • [聚焦]招生入学不能成为少数自媒体“流量密码” 日期:2025-06-11

    高考已经结束,多地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招生入学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少数自媒体为追逐流量和谋取私利,趁机夸大宣传、断章取义,捏造不实信息。这些行为不仅增加家长心理压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扰乱正常招生秩序,损害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公信力。招生入学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任何...

  • [专题]托举1.4万特殊考生!每个梦想都值得守护 日期:2025-06-11

    2025年高考6月10日落下帷幕。这些天,一个个感人瞬间在考点内外上演——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的“瓷娃娃”考生王子文,在安徽宿州一考点工作人员全程搀扶下进入考场;四川广安民警背起患有先天小脑萎缩的考生小吴,缓步走上考场楼层;在河南平顶山,教师志愿者搀扶肢残考生走进考点,一边走一边加油打气……6月7日,...

  • [聚焦]教育部组织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 日期:2025-06-11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6月—7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决策部署,帮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充分知晓并用好就业优惠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25年“政策宣传月...

  • [聚焦]2025年全国高考结束 @考生和家长:提防这些诈骗套路 日期:2025-06-10

    今天(6月10日)随着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地结束高考最后一日的考试2025年全国高考落幕@考生和家长:提防这些诈骗套路  近年来,高考相关的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事件频发。在考后,考生和家长还需要警惕各类谣言和陷阱,也要提防针对考生的诈骗套路。  套路一:提前查分  不法分子会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

  • [聚焦]教育部:扩优提质,让更多孩子接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 日期:2025-06-10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就《意见》在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方面的相关部署作介绍。郭鹏表示:“近年来,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扩大,各学段学龄人口规模...

  • [聚焦]财政部:2025年全国教育支出预算安排接近4.5万亿元 日期:2025-06-10

    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政策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安排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民生事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也一直都是财政优先支持...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人工智能进校园,如何显身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

  • 大学AI通识课,应该怎么开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建设“通用+特色”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一批高校智慧课程。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大学生使用AI也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必备技能的当下,大学生对AI通识课有何需求和期待...

  • 在汗水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关注青少年体育)

    今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批复同意在湖南省岳阳市、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安徽省宿州市等地开展首批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探索出一系列有效举措,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编者湖南省岳阳市——搭建赛事造氛围...

  • 截至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万所

    1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646.5万人,专任教师1885.1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8%。学前教育方面,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2...

  • 招生入学不能成为少数自媒体“流量密码”

    高考已经结束,多地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招生入学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少数自媒体为追逐流量和谋取私利,趁机夸大宣传、断章取义,捏造不实信息。这些行为不仅增加家长心理压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扰乱正常招生秩序,损害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公信力。招生入学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