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3月16日,我区2024年AI双师编程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在南宁市位子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主办,广西教育技术学学会、南宁市位子渌小学承办、广西教育杂志社《学苑创造》编辑部协办。中小学AI双师编程教学实践共同体项目实验学校项目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及各有关市、县电教站负责人等100多人参加了活动。我社《学苑创造》编辑部积极关注本次活动,有针对性地向参与活动的学校、教师、学生约稿组稿,在杂志及其融媒体上提供展示交流平台。 (项目负责人、南宁师范大学欧启忠教授做项目工作汇报) “中小学AI双师编程教学实践共同体”是由南宁师范大学牵头承担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项目于2022年启动,经学校申报、各市审核推荐、专家会议评审,40所学校入选该项目实验学校,其中图形化编程类型实验学校20所,3D编程类型实验学校20所。项目实验学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开设编程课程,结合编程知识,开设了编程无人机、编程机器人和创意智造等项目,让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本次活动的专家讲座,图为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丁美荣副教授) 本次活动为该项目的总结交流会,设置了“师生编程共创”展示、专家讲座、学校典型案例分享等环节。当天上午,“师生编程共创”活动在位子渌小学的匠工坊进行,共有来自共同体项目学校的27支中小学队伍参加,每支队伍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共同根据活动给定的主题,在90分钟内创作一个编程作品并进行展示。 (“师生编程共创”展示) 下午,项目负责人、南宁师范大学欧启忠教授做项目工作汇报,他从项目实施背景、共同体构建与实践、主要工作成效等方面,对项目实施2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报告,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丁美荣副教授、广州电化教育馆正高级教师王同聚分别做了《面向计算思维的中小学编程培养策略》《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创新应用实践》的主旨报告。专家的讲座为与会代表们带来人工智能教学的前沿资讯。 (广州电化教育馆正高级教师王同聚做主旨报告) 南宁市位子渌小学青军校长、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第二中心小学李莹副校长、来宾市实验学校韦世留主任代表所在的共同体项目学校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南宁市位子渌小学青军校长)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第二中心小学李莹副校长) (来宾市实验学校韦世留主任) 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肖荣亮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AI师生编程教学实践共同体”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希望有更多的地区和学校能够学习、借鉴共同体项目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促进广西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 (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肖荣亮主任总结发言) 本次活动对完成共同体项目实验并取得良好成效的29所项目学校颁发了结题证书,并对上午“师生编程共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团队颁发了证书。(张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