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近视学生中,有10%为高度近视,且占比随年级升高而增长。随着暑假的开启,孩子的近视防控也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角膜塑形镜作为目前市面上近视防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青睐,但其安全性与具体控制作用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暑期来临之际,“成长有数 塑造未来”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发布会在南宁爱尔眼科医院举行,对外发布了《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报告》,为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指引方向。
会上,爱尔眼科广西区副总院长刘伟民、南宁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主任林泉教授对大数据报告进行分析、解读。

因青少年近视和成人近视不一样,成人近视度数一般是比较稳定的。而在18岁以前由于身体的发育,学业压力的增加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青少年近视度数增加。年龄越小未来就越有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导致未来发生白内障青光眼,眼底视网膜和黄斑疾病风险数十倍的增加。所以越早采取措施,未来发生一些致盲眼病的风险就能够显著的下降。
角膜塑形镜通过压平角膜的中央曲率,降低配戴者的屈光度,从而提高裸眼视力;夜间配戴一定时间后,在白天就可以在不需要依赖眼镜的情况下看清事物,使白天学习和运动时无障碍、更便捷。《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相比配戴普通单光框架眼镜,各个年龄阶段的近视人群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增长程度均能有所抑制,从而发挥良好的近视控制作用。《报告》数据还显示,低度近视人群(0-300度之间)配戴角膜塑形镜后,95.1%的患者在使用1个月后视力可提升至0.8及以上;即使是中度的近视人群(300-600度之间),在配戴角膜塑形镜1个月后,也有86.7%的患者裸眼视力可提高至0.8及以上。
目前,角膜塑形镜的主要应用人群是儿童青少年,但由于角膜塑形镜能满足白天不用戴眼镜的需求,因此也受到了一部分成年人的喜爱。《报告》数据显示,爱尔眼科角膜塑形镜使用人群中就有9.6%为成年人。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内使用角膜塑形镜的总体人群中,成年人的占比仅为5%,而美国则高达40%,相差近8倍。可见,通过角膜塑形镜获取满意裸眼视力的潜力,远未被国内成年人所认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尽早使用角膜塑形镜来进行近视的控制,以期减少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林泉教授表示,近视防控不是单纯的给孩子配一副合适的镜片,也不是在短期内为孩子提供一个防控近视的手段,而是要对孩子进行从预防到控制的全方位近视管理。“除了配戴角膜塑形镜,近视控制还需同时做好用眼行为和视觉环境管理,保持良好的用眼行为和充足的户外活动等。”

活动结束后,到场的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在专家教授的报告解读下,对角膜塑形镜有了更为深刻详细的了解,也明白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任重道远,需要家、校、医多方的共同努力,一起守护孩子的灿烂明天。为更全面地守护孩子好视力,爱尔眼科已全面升级5P近视管理体系,旨在全面构建从近视筛查、预防、预测、再到近视个性化矫正方案和近视矫治作用追踪,一体化、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体系。(图/文 张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