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13年高考成绩已发布,那些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考生们,有着怎样的学习心得?他们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他们的?今日起,本报推出“对话2013年高考优秀生”栏目,陆续刊发对今年一些优秀考生的采访,敬请读者关注。
他们一个比一个牛 都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莫凡人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关海芳 实习生 王量/文 记者 周军/图 广西普通高考21日已放榜,昨日,本报走近3位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后发现,这几名优秀考生并非书呆子,他们跟很多同龄的孩子一样,爱玩爱笑,会哭会闹,学习上也会走神。但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确实养成了一些好习惯。大家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学习到不少东西。 理科牛人 莫凡人 考前还玩三国杀 21日晚,广西富川莫凡人的家中,查到了高考成绩和一分一档表的他激动不已,今年他成为了令人瞩目的高考牛人。昨日,本报记者在他的母校南宁市三中采访了这名男生。 他说: 学习要有精细计划 开朗、随和、自信,是莫凡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学习方面,我还是挺自信的,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平时的模拟考试成绩没必要太在意。重要的是平时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精确到哪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每天完成了这些任务,就会很开心。”莫凡人说。 在学习上,莫凡人还有一个心得:自习一定要专心。高考前1个月,莫凡人也有觉得复习枯燥无味开小差的情况。学校的心理老师传授一个“秘笈”:当注意力分散时,心里就默念“回到这来,回到这来”。他试了一下,还真的管用! 莫凡人说,自己减压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唱歌,二是玩三国杀。尤其是高考前较紧张的时候,宿舍7个男生单挑着玩三国杀,既训练逻辑思维,也从中得到放松。 老师说: 他很会总结和思考 莫凡人在南宁市三中就读的班主任陈传来老师告诉记者,莫凡人不仅聪明,而且在学习生活中很懂得思考哪种方法可能更好。比如他曾参加校运会的跳远比赛,成绩平平。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他意识到腾空时往上抬一些会更好。按此方法,他第三次跳的时候成绩超前两次。学习上,莫凡人也很懂得总结和思考。 莫凡人的同班同学小蒙向本报记者爆料,小莫不仅成绩好,游泳也很不错。高二分文理班后,她和小莫并不熟。一次她的链子掉进游泳池了,小莫得知后一头扎进池里寻找,虽然最后没找到,但他的热心很快让同学间的情谊升温。 家长说: 他很小就学会生活自理 莫凡人的母亲黄女士向本报记者介绍,他们家只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她从不宠儿子。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认为大了自然就会了,其实是害了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莫凡人就做到生活自理了,还做家务。到小学四年级,黄女士就让儿子自己去菜市场买菜,自己煮菜炒菜。 张波 理科牛人 张波 用30根吸管 搭2.46米高塔 去年底,南宁市二中的考生张波凭借良好的实力获得保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已然获得保送的他本可以不参加高考,但是他依然选择和同学们一起奋斗高三的岁月,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说: 多讨论多分享多动手 “爸爸是初中物理老师,很小的时候便给我做大气压实验,我还去过学校的实验室,就这样熏陶下对物理很热爱。”张波物理成绩尤其突出,在去年全国物理竞赛中荣获二等奖。谈起物理的学习,张波笑谈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一次和舍友发现把篮球放在门后,门竟推不动!就这样的无意发现,勾起了张波和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几位同学不断思考论证,进行受力分析、摩擦力、球运动方向等方面研究探讨。 对一些学业上的难题,张波会不断地去思考。比如初中时他就曾对一个数学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上高中后,每个月他都会反复想,最后形成了一篇论文,该篇论文还被区外一所高校主办的活动评为一等奖。 讨论,分享,动手是张波学习的关键词。“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我更喜欢团队合作,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交流经验。我们五六个人组成兴趣小组,经常在一起讨论。”张波说,他介绍班级有每日读报的活动,每天轮流讲新闻,同学们可以针对重大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既锻炼了思维又拓宽了视野。另外,张波还主张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锻炼动手能力,在动手中会更注重细节。在科技节中,用30根塑料吸管来进行搭塔大赛,张波所在小组结合力学等物理知识,搭起2.46米的高度夺得第一名。 “我从初二开始坚持跑步,最初只是单纯地想锻炼,后来成了一种放松的方式。” 张波说,劳逸结合很重要。 家长说: 正面引导尊重孩子决定 张波的父亲是贺州市的一位中学物理老师,昨日他向本报记者介绍,他对孩子从小的教育理念是正面引导,并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考试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在儿子考得差时,他会鼓励儿子“其实还不错!”当儿子考得好时,他会提醒儿子“别骄傲。”作为父亲,从小他都尊重儿子的想法,小学毕业后,张波到广西大学附中读初中,这也是孩子主动提出来的。
刘梦馨 英语牛人 刘梦馨 常从美剧中练语感 “我觉得是运气很好,在高考前我从来没有得过满分,”南宁市三中的考生刘梦馨对于在高考中获得英语满分这样评价。 她说: 看美剧时也会看中文翻译 和很多同学一样,梦馨小学的时候便到英语兴趣班学习。“那时候身边很多同龄人都去学,自己觉得有趣便也跟着去学,现在看来对我的英语帮助确实很大。”英语最讲究的便是语感,而梦馨通过唱歌、游戏来接触英语的学习,让梦馨感到轻松有趣,加上她在语言学习上有一定天赋,语感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起来。 语感的培养需要每天的严格培训么?梦馨的回答是否定的,她认为当基础打牢之后,学习起来是很轻松的,“课堂多努力,平时多听多读一些就可以了”。梦馨也追美剧,比如高三看过的《破产女孩》,每周末回到家中,梦馨都会在家看美剧,她觉得看美剧是一个很好的轻松培养语感的方式。“看美剧的时候,我也会不自觉地看中文翻译,但是这个没有关系,因为你是在听着的,可以相应地听到那句话是怎么说的,边听边看就可以达到效果。” 单项、完型、阅读、改错等题型中,梦馨认为完型是较困难且具挑战性的一类,但是她依然有自己的小妙招。“完型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整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相对而言语法在完型中考得比较少,句子意思的流畅便显得更重要。”梦馨介绍,在离高考20天之前的时候,可以找一个较长的时间连续做20篇完型,可以是写过的也可以是没有写过的,这样训练下来就会有题感,但是临近高考就不要练了。 家长说: 兴趣支持孩子自主学习 刘梦馨的母亲孟女士告诉记者,刘梦馨5岁多的时候,看到别人去上英语兴趣班,就嚷着要去,当时那家机构说不招这么小的孩子,当时梦馨就哭了。英语老师被这小姑娘感动,试着收下了她,开启了她的英语学习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