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打击“野鸡大学”仍需有后招

时间:2014-04-18 08:56:44来源:本站

近日,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和中国留学网公布了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44个中国公民主要留学国家的一万余所正规海外院校名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提醒,出国留学一定要擦亮双眼选择正规学校,不要被“野鸡大学”忽悠。

“野鸡大学”之称,最早见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书,多指打着正规大学的名义招生,但其学历不为所在国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大学。教育部首次公布正规海外院校名单,对于广大出国留学者有着明确的提示和警醒作用,值得赞许。

但令人深思的是,公布正规大学名单能否让国人不再上“野鸡大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大多数上“野鸡大学”的人,是在明知能力不够的前提下,仍希望混得一纸洋文凭,试图借此获取晋升求职的“武器”。他们在乎的并不是公布正规大学名单,恰恰是希望不要公布,这样才能鱼目混珠,借此牟利。另外,近年频频发生的现象是,不少政府官员通过“野鸡大学”文凭获得提拔,其背后多隐藏权力输送与金钱腐败。因此,要想断绝借“野鸡大学”文凭牟利的现象,光靠教育部公布正规大学名单还远远不够。

“野鸡大学”之害,无须多加描述。明明没留过洋,却试图靠不正规的洋文凭牟利,这样的人一旦混入政府、企业并谋取到高层职位,其危害不言而喻。而在强调真才实学的科研领域,一旦有南郭先生混入,其给机构、国家造成的危害也可想而知。有鉴于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野鸡大学”的处理。

在不少国家,若把这些野鸡大学所颁授的“学位”作正式学历使用,会被当作刑事罪行,因为这是一种使用伪造文件的行为。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借鉴这一做法,考虑发布相关法规或条例,对于试图利用“野鸡大学”文凭混入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人员,明确其责任和处罚方式,让其“不敢为”、“不能为”。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和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单位人员的学历信息互动,将此前已通过不合格文凭获得选聘或提拔的人员予以清除并对外通报,加大其造假成本。

学问之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当下的中国正需要大量优质海外人才。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擦亮眼睛,剔除没有真才实学、试图依靠虚假学历和“野鸡大学”文凭谋取私利的“镀金者”。大浪淘沙始见金。只有让假海归沉下去,才能让真人才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彭科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