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体验美国高中教育

时间:2013-07-24 02:42:46来源:本站
□阮文忠
 
        在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期内,我们到旧金山、纽约、华盛顿、拉斯纬加斯、洛杉矶、夏威夷等地考察学习,走访了森尼维尔高中、伍顿高中、乔治·梅森高中、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学校,还专门到国际高中通用文凭北美总部向权威专家学习。在高中课程设置、评核机制、课堂教学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美国与我国有明显差异。

       课程设置

       美国高中开设的基础学科课程与我国基本一致,有国语(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音乐、法律等,但每一学科几乎同时开设1—2门甚至多门派生课,例如开设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等。即使对于音乐课的开设要求也不一样。例如音乐一只要求学生会欣赏音乐、会唱,并了解相应的音乐历史,但音乐二则要求学生懂得初步作曲。我们听“音乐一”的课时,教师正领着同学们唱歌,她先让学生谈对音乐的感受,再让学生推荐指挥者,师生互动默契,课上得很和谐,学生的主动是发自内心的。在听“音乐二”时,只见教师在随堂巡视,学生将小部分经典乐曲改为自己的曲子,最后根据感受创造出自己的曲子。
我们听高中二年级数学课时,教师正在很吃力地讲解三角形(相当我们国内的初三课程)。听高三课时,教师也正在吃力地讲一元高次方程,这个课是数学二的内容(相当部分内容已融入大学课程),内容虽然比较浅,但对高中生来说已属于高要求了。我听数学归纳法课时,见几个同学一边讨论一边相互抄着作业,且解得很慢,做得不好,如果是我国的孩子则会信手解之。
        除了开设必修的基础学科课程外,美国高中还开设了供选修的高级班课程,高级班课程分为“高级一”和“高级二”两部分。如果必修课过关了,学生就可以自主选择“高级一”或“高级二”课程进行学习。这种高级班课程的学习有利于衔接高等学校设置的课程。每所学校高级班所用的教材、教法都不尽相同,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学生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我们观摩了一节“高级二”化学课,教师坐在投影仪旁,一边演示,一边通过投影与学生共同探讨。她既不排除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停下课来让学生自由发挥,而是根据学生思维过程的表现,不断地加以引导,达到尊重学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效率。

        评核机制

        美国高中毕业文凭有二种,一种为普通文凭即标准文凭,一种为高级文凭。一名高中学生修学一年,每门课每天上一节课,一年下来考试及格就可以得到22学分,但这22个学分必须有6个为选修学分。要想获得高级文凭,必须在取得普通文凭的基础上再增加二个学分。只要取得24个学分,就可以获得高中标准文凭。
美国高中的学分制充分体现了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学校只规定最低毕业学分,对课程种类、难度,无统一要求。学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权,充分发挥潜力与特长。
        美国高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安排相应的教师教学,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分别获得相应的高中文凭。例如伍顿高中,它跟全美高中一样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本社区内凡是21岁以下的青年都有资格并必须进入伍顿高中学习,根本不需要升学考试。该校共有810名学生,绝大多数为一般,部分非常好的读完高中可以进入世界名牌、全国名牌大学。但仍有个别(例如弱智、身体残疾)不可能正常学习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伍顿高中给予特殊的帮助,把他们编为特殊班。如果学生不利于在校学习,还可以派老师将几位或十几位学生安排到校外一个比较适宜他们学习的地方去,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学到22岁或者23岁。如果帮助之后他们仍不能得到高中普通文凭,则帮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使他们顺利走向社会。
       我们走访了国际高中文凭组织北美总部(该总部设在纽约长岛),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友好的接待,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了解了该课程的基本情况。大多数美国高中都在最后1—2年同时开设国际高中文凭的课程学习,简称IBO。该课程没有教材,只有课程标准。它以年龄段分设课程,不管各校学制如何,都在学生16—19岁这个年龄段开设课程,并且只能安排在高中最后二年。该课程有六门,其中包括语言、人文、科学、数学、技术、健康与体育等。语言课程包含分别侧重于文学与语言的“语言A”和“语言B”,人文课程则包含历史、地理,科学课程又包含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这六门课要求学生回到知识本位,促使学生学会自己探究,使学生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宽广的科学视野。IBO课程实际上属于大学预科课程,课程标准由总部提供,教材由学校自行解决。美国大约有70%学生参加IBO学习,其中约有30%的人通过考试及格获得IBO文凭,可优先进入美国名牌大学。

       课堂教学

       美国高中教室通常固定为物理教室、历史教室等。教室布置则各具特色,学生的座位排列没有统一的规范,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方便而设置。有绕着讲台呈圆孤形的,有扇形的,还有方块排列的。学生没有固定的“坐姿”,可以随时提问,不用起立,教师上课的姿态也很随意。
       美国高中教学容量充足。乔治•梅森高中每天上四节课,一节班会课和三节正课。班会课时长20分钟,正课每节100分钟,实际学习的课堂时间为300分钟,与我国每天6节课300分钟相同。伍顿高中从早上7:25起至下午2:10止放学,共开设8节课。其中一节课吃午饭,每节课45分钟,实际上课时间为315分钟,跟我国课堂授课量接近。旧金山、森尼维尔高中每天上6节课,每节课56分钟,总时间为336分钟,吃午餐时间不计在内。
       美国的课堂教学民主、和谐、生动、活泼。课堂上往往让学生通过活动(诸如游戏、勘察、测量、观察等)将感性知识变为理性知识,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教师很注意学生的课堂状态,很注重教学事件的出现。一旦有新“情况”,立即通过各种信息反馈,调动教育知识,发挥教育智慧,做出教学决策,激活课堂,引导学生进入更深的课堂内涵。这与我国的课堂教学首先是学生等待老师讲课,然后再跟着老师的讲解进行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教师非常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我们走了3所高中,在每所高中至少听了6节课,进过的课堂不少于20个,但从未发现老师漫无边际地让学生“自由”“自在”的随心所欲的表现。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都很明确。其探究的过程,也许是某一瞬间、也许维持一段时间,从来没有放弃课堂讲课而任其探究。我们曾听了伍顿中学的国语课(英语课),教师是位黑人,讲课很潇洒,讲到兴高时,她直接跑到一位男同学的台上与他搂在一起。课堂顿时很活跃,但很快又安静下来。这位黑人教师又继续讲课,根本没有出现学生因此一直在桌上嬉笑的状况。可见教师把握课堂很有理性,收放自如,恰到好处。目的是让课堂上教学环节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兴趣而自我发展,而不是盲目地施加压力。你有兴趣你就学,你需要发展你就学。正如一位台湾籍的高二学生见到我们时说的那样:“在这里学习很有趣,不像国内压力那么大但又学不了东西。”

       教材编写

       在基础学科课程方面,全校使用统一的教材,但各校可自由选择教材。提高班的课程一般没有固定或指定的教材,或由老师选择,或由老师编辑,或就学科的某些方向进行共同探讨。课堂作业很注重学科理解、学科探讨或对该学科延伸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科写作。这种写作不拘泥于文科的学习,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都要求写作。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日后上高等院校作了很好的铺垫。
美国高中教科书内容详尽,其内容约为我国教科书的十倍甚至数十倍。书中有大量照片、插图,生动形象,诱人一读。相比之下,我国教材缺乏丰富性,很难引起学生连续学习的兴趣。在讲述自然规律时,我国教材多以结论为主,内容有限。美国教材从推导步骤、发现过程、实验验证、现象解释、相关科学家的介绍、趣闻轶事等多方面、多层次展开,很有吸引力。我国教材内容单一,叙述简略,难以自学。美国的教材叙述详细,引人入胜,易于自学。

       校外学习

       美国的航空航天博物馆、林肯纪念堂、杰佛逊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肯尼迪艺术中心、自然历史博物馆、珍珠港公园等都是免费开放的。航空航天博物馆将登月舱公开展示,将所有已经服役过的导弹飞机公开展示。自然历史博物馆将价值连城的珍贵钻石、史前的化石等都全部公开,一分门票都不收。尽管华盛顿纪念碑参观的空间很窄,但电梯不停地运送,参观的人群秩序井然。为扩大珍珠港公园水上展览馆的效果,还派出海军开船送游客参观。这些场馆,每日参观的人川流不息。其中有大量青少年学生,这使他们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的教育、人道教育、科学教育。
 
       尽管美国的高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水平上远远比不上中国的学生,但在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中国却不如美国,美国所有的课程都在教学生如何发展自己,为学生日后的大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是因为美国高中培养了学生优秀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才能在高校中进行跨越式的发展。当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国高中教育并非十全十美,我们不必崇拜美国高中教育,更毋须以美国高中教育为标准,生搬硬套地指导中国高中教育改革。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