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汉字神童” 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13-09-29 03:12:25来源:本站
        “枭首示众”、“核苷酸”、“斧钺”、“尥蹶子”、“神龛”……对成年人来说,这些词别说写了,就连念可能都念不对吧,然而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有小选手却将这些字一笔不差地写了出来。这些小选手为什么如此厉害?昨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向西安晚报说了栏目背后的很多事情。

  选手:“无论输赢,赢的都是汉字!”
 

  “天哪,我整天特别爱用‘静谧’这个词,居然连‘谧’都不会写,我的语文难道是数学老师教的吗?”读者“三道”近日惊呼,如果没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这样的节目,他还不知道自己居然提笔忘字到如此地步。很多观众也感慨,那些看着都认识、“想”起来又都很简单的字,居然真的不会写啊!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总策划、总导演关正文告诉记者,做节目的最初动力源自越来越严重的“提笔忘字”现状:键盘时代导致国人的书写能力普遍下降,而依赖汉字传承的中国文化,会不会在愈来愈严重的现实面前慢慢异化?其中,关正文为栏目筹备了整整6年,“想法源自6年前,设计完成于4年前。”他表示,即便现在节目受到关注,但“这不是我们的追求,我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汉字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重要工具,一年一度的汉字狂欢,它的意义甚至超过汉字本身。”

  比赛目前已经进行了多半,当有人问到参赛小选手14岁的赵杉佳雯“如果输了怎么办?”她回答说:“无论输赢,赢的都是汉字!”
 

  幕后:选手几乎把词典手抄一遍
 

  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的进行,题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斧钺”、“尥蹶子”这类词很多成年人连念都念不对,可参赛选手却从容写出了。这些孩子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

  关正文透露,孩子们的集训也颇为辛苦。有贫困中学的孩子一天只吃一顿饭,方便面或饼干,一天六小时睡眠,一天还要翻一百页汉字词典。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二语文老师苏云生说,这次参赛教材是《现代汉语词典》,全书1750页、300多万字,收录汉字13000多个、词汇6.9万多条。其他人把《现代汉语词典》翻过一遍,但选手刘浥尘把里面的词汇差不多全部手抄一遍。刚到北京,导演组搞了一场彩排。谁都没想到,刘浥尘第一个就被淘汰下来,他没写出“滦河”,是天津附近的一条河流,南方孩子很少有机会知道。

  带队老师马上意识到,作为一场弘扬民族文化的汉字比赛,一定希望中国小孩由此知道更多祖国的山川河流、民情风土。于是,老师们马上去搜集中国几乎所有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各地小吃的名字,还有生物化学等专业术语,日常生活常用器具等专用名词,易读错写错的词语……一连几晚,他们在宾馆房间埋头苦干直到凌晨,有的小选手甚至还将人体所有骨骼都复习了一遍。(记者 张静)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