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秦越霞 欧金昌 通讯员 罗炳贵 “右江区委、区人民政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下简称“校安工程”)的组织实施,严格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克难攻坚,狠抓落实,校安工程进度快、成效大。”2012年10月24日,全国校安办检查组成员到百色市右江区实地检查时,对右江区校安工程的实施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校安工程,是国务院为提高中小学校舍防震抗灾能力、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均衡城乡教育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自2009年6月召开自治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多次指导下,经过三年努力,百色市右江区校安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据悉,截至目前,百色市右江区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项目58个,建筑面积41467平方米,资金投入5073万元,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从原来的4.2㎡增加到7.4㎡,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从原来的 5.1㎡增加到8.2㎡,实现了“三个增加和三个减少”:安全校舍增加,危旧校舍减少;优质学校增加,薄弱学校减少;学校容量增加,班级规模减小。校安工程的实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百色市右江区相关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了该区学生的学习、生活。 ![]() 塘兴增城小学新旧宿舍楼对比图。 校舍“改头换面” 被大山紧抱着的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塘兴增城小学(以下简称“塘兴增城小学”)是一所村级公办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在一栋新建的宿舍楼前,该校校长黄锦庭告诉记者,新宿舍楼是在2010年10月下旬开工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只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就竣工了。新的学生宿舍楼的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共三层,可容纳280多名学生。 黄校长介绍说,新宿舍楼还没建成之前,塘兴增城小学的住宿条件非常艰苦。破旧的宿舍楼里,一间十几平米的宿舍要挤14—18个学生,宿舍通风性很差,用水也很不方便,需要拿桶去提。而且即便是这么挤着,旧宿舍楼还是不能完全容纳需要留宿的学生。这对家离学校远的学生来说很不方便,为此该校还曾发生过一起意外事故。有一次,有两个住在塘兴村六界屯的学生结伴回家,还没到家,天已快黑了。在经过一片树林时,一个猎户误认为他们是猎物,开了一枪,结果打中其中一个学生。 “如今,建成新宿舍楼之后,这种意外事故再也不会发生了。家长们都很放心,就连附近的家长也想让学生来寄宿。”塘兴增城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张小梅说。现在,一间宿舍住10个学生,有两个卫生间,用水用电方便,还装有电风扇。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塘兴增城小学还专门招聘了两位安全协管员,并在每个宿舍都安装了防盗网。据了解,除了校舍不足的问题得以缓解外,学校各功能室也得到有效配置,现配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少先队活动室、电教实验室、体育器材室等6个功能室,并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设备,教学仪器配备达到三类标准。采访时,六年级的吴明辉、黄桂碌、李艳芳、黄春兰、梁莹等同学纷纷表示:“在学校吃住都很舒服、方便!我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关怀!” 走进百色市文明小学(以下简称文明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漂亮的教学综合楼。该校校长杨长翠介绍说,文明小学新综合楼于2012年11月投入使用,在此之前,学生在1964年建的老综合楼里上课。老综合楼是预制板结构教学楼,由于使用年限已久,瓷砖剥落,墙体斑驳。现在,新教学楼的每个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学生在明亮的教室里心情舒畅,学习效率倍增,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也提高了。“如果不是领导关怀,恐怕这一天的到来还要等很久!我们全体师生都由衷地感激。”杨校长说。 百色市百林小学教学楼,百色市建华小学教学楼,百色市东笋小学教学楼,百色市迎龙小学教学楼,百色市逸夫小学教学楼,百色市那合小学教学楼,百色市红领巾希望小学学生宿舍楼,百色市大华学校学生宿舍楼,百色市第四中学学生宿舍楼……在百色右江区,一幢幢新教学楼、新宿舍楼的拔地而起,最直观、最有力地反映了百色市右江区在三年校安工程建设上的成绩。 ![]() 文明小学新旧教学楼对比图。 重重把关,层层落实 百色市右江区校安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与各级领导的重视分不开。自治区副主席李康,自治区学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高枫等上级领导多次指示要做好校安工程建设;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尚春明为组长的全国校安办检查组曾深入到百色右江区项目学校进行专项检查;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自治区校安办主任郭连科曾与其他自治区校安办成员一道深入百色检查指导校安工程建设工作;百色市市长谢泽宇、副市长范力也曾多次到项目建设学校作检查指导。“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把我们的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百色市右江区教育局局长张云舞如是说。百色市右江区区委、区政府、教育局十分重视校安工程建设工作,把校安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将工程实施情况纳入教育、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的绩效考评内容。 百色市右江区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自治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制定了《百色市右江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校安工程实施的主要目标、具体步骤和保障措施,并成立了由区教育局、发改委、住建局、消防大队、财政局等11个部门组成的校安工程领导小组,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苏元东、梁珀森先后担任组长,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张能铭、区教育局局长李成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罗纯章、区教育局局长张云舞先后担任副组长,定期组织各部门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 为确保工程资金的有效运行,百色市右江区建立健全校安工程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户管理、集中支付、封闭运行,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本级配套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确保项目资金无缺口。全区校安工程专项资金均按上级计划安排使用,无截留、挪用、贪污等违纪违法行为。 百色市右江区充分利用实施校安全工程来推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根据全区各乡镇校舍现状、地域特点、教育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项目工程,对拟保留的学校加大建设力度,多安排项目进驻,确保项目资源合理分配。对拟撤并的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安排新建、改建项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项目下达后,百色市右江区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做好项目立项、勘探、设计及招投标工作并及时组织实施。项目开工后,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认真按照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抓好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现场管理,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施工日志,规范“五牌一图”及各项施工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完善档案资料并做好项目审计结算。 在安全管理措施上,百色市右江区规定校安工程项目均需按照八度抗震设防设计,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技能训练,防患于未然。 在开展校安工程排查和学校工程建设中,百色市右江区十分重视档案资料建设及信息管理,按照全国和自治区校安办的统一要求建立了每个项目档案,安排专人负责,从项目立项、开工到竣工过程的资料都力争收集归档,力求规范管理。 重重把关、层层落实,使某些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从而保证了校安工程安全有序地实施。 ![]()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郭连科到文明小学检查校安工程建设情况 。 高效推进,率先验收 张云舞局长说:“校安工程是一项人命关天的工程,是一项‘等不起’的工程,我们右江区一刻也没放弃过教育,一刻也没放松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百色市右江区各部门上下正是怀着这样一种紧迫感,日夜兼程,齐头并进,确保项目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在下达项目投资计划之前,百色市右江区国土、发改、住建等相关部门已经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提前完成各学校项目选址、勘察和项目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先按照当年规划的项目学校办好学校的土地证,绘制地形图、规划图,提前完成“三通一平”工作。一旦有项目下达即可立即进入实施阶段,大大缩短了项目前期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在规划、用地、审批、办证、减免收费等方面,百色市右江区开通“绿色通道”,给予特事特办。例如,针对部分学校尚未取得土地证的问题,百色市右江区采取了由所在乡镇土地管理所出具证明即可办理相关手续,区住建部门提前介入,给予技术指导和简化办理建设手续等程序,确保每一个项目的前期审批工作顺利开展,为项目的如期开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百色市右江区积极落实项目问责制,采取项目进度倒计时和责任包干、人盯项目的管理办法来加快进度,与施工方签订施工进度承诺书并予以公示,每天督查施工人数、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情况,对不组织施工或措施不力的施工单位亮黄牌,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严重的,予以亮红牌,禁止被亮红牌的施工单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投标教育专项工程。 百色市右江区采取了多种有力措施,使该区率先通过国家级“两基”验收。2009年23个校安工程规划建设项目、2010年18个校安工程、2011年17个校安工程规划建设项目规划建设项目均已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 张云舞局长说:“目前,我区仍有许多学校办学条件落后,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管理。率先通过国家级‘两基’验收后,我区财政存在一定困难。我们将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记者相信,百色右江区的不懈努力将使右江区的孩子们都能坐在亮堂的教室里,睡在舒适的卧室里,吃上可口的饭菜,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 推倒学校危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