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蒙秀溪 欧金昌 通讯员 岑 菲 “我感觉,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现在办公比以前方便多了。过去,(教育)局里发文或是我们要提交什么材料用的还是土办法,既费事又费时。通了网络之后,可以网上办公了,局里有什么重要文件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载,我们有什么材料也可以在网上传。”合浦县沙岗中学校长许承伟兴奋地说。 近年来,合浦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了《合浦县实施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010-2012年)》,明确提出把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抓手,对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谋划、周密部署。 “教学改革的春天” 在石湾镇的东江小学,记者在校长劳华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微机室和课堂。记者能真切地感受到校园通了网络后,老师和学生内心激动和喜悦的心情。 “在听到学校要联网的前几天,老师们一见到我就问:‘校长,什么时候能装好网络呀?’他们比学生还着急。现在,学校安装了电脑,老师一空闲就上网查阅资料,微机室里常常‘人满为患’。上课的时候学生也很积极,如果老师有一两天不用‘班班通’上课,学生就来找我‘投诉’了。”劳校长满面笑容地说。在采访中,该校六(1)班的学生庞思媛也说:“现在上课能看动画片,我们都觉得很好玩。” 在该校六(2)班的教室里,何小娟老师正在用“班班通”给学生讲评试卷。何老师打开电脑和投影仪,然后把试卷展开放在投影仪里,试卷上的题目便出现在屏幕上了。这时,学生们纷纷把眼睛贴到屏幕上,专心听何老师讲解。在讲解句子时,何老师除了试卷中的题目外,还在网上找了10个相关的句子。其中一句是“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何老师问学生:“这个句子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呀?谁能起来回答?”一个学生答道:“说桂林的水。”何老师继续问:“桂林的水怎么样?”看到没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何老师就走到电子白板前,用笔在“水”字底下划了两根短杠,在“静”字下面划一根,又问:“水怎么样?”学生大声地说:“水静。”何老师继续问:“水怎么个静法呢?大家看‘静’字的后面都是修饰它的。”学生恍然大悟般“哦”了一声。之后,何老师又一一讲解句子,有些句子还配上图片或者视频。虽然是一节评讲课,可整个课堂不显得沉闷,听音乐看视频,学生上得津津有味。课后,何老师对记者说:“现在,我们上课轻松多了。过去,上一篇课文大概需要两天时间,很耗费精力,现在用半天就可以了。而且,我们还可以从网上下载很多有用的资源,课堂的容量变大了,学生能学到很多东西。” 沙岗中学的化学老师庞斌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是2004年开始教学信息化的。教学信息化之后,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教学轻松了,效率提高了。特别是在化学科目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举个例子说,过去讲环保的内容时,我只能通过简单地讲讲书本里的知识,然后讲一些道理,学生很难理解也不能亲身感受环保的重要性。现在,我可以上网查找相关的视频、案例,或者是新闻报道之类,一一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学得有趣味,我教得很轻松,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或者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时候,我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它动态地展现出来,学生很容理解和接受。而且一些有趣的视频或画面,也可以作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途径。” 在采访过程中,该县教育局局长孙海也高兴地对记者说:“自从教学实现信息化以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既保量又保质,真可以说是教学改革的春天!” ![]() 石湾镇东江小学的何小娟老师正在用电子白板给学生讲解试卷。 信息化促进现代化 走进廉州镇平田小学,首先看到的是4台“师生考勤机”,学生每天到校都要打卡签到,打卡后,家长就会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家长,您的孩子已安全到达学校,请您放心,祝您工作顺利。而在办公室里,摆放着30多台教师办公电脑,还有一台监控电脑,从里面可以看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在微机室里,68台电脑静静地在教室里待着,这满足了一个班的学生上课时使用…… 该校校长陈丽霞说:“过去,因为学校办学条件差,许多家长宁愿多花钱送小孩到远一点的好学校,也不愿就近(读书),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近年来,在县党委、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观。现在,到外面读书的孩子都‘回流’了。” 平田小学的变化,是合浦县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只有发展了(教育的)信息化,才能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孙海局长说,“县里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从2010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县铺开。到目前为止,信息化的一期工程已经初步完成。接下来,我们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把我县的信息化推向纵深化发展方向。”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合浦县从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着手,为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在资金方面,该县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以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从学校公用经费中抽出10%,再从税收(教育费)抽出15%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从而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据该县教育局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始,该县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投入136.59万元作为全县中小学网络建设费用(2年);投入23.98万元作为OA办公系统建设费用(2年);投入115.05万元购买小学白板39套;投入517.95万元购置电脑1310台及其他网络设备。到目前为止,该县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793.56万元。 在领导组织方面,该县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财政局、人保局、发改局、教育局、编制办、中国电信合浦分公司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承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指导、管理、监督等工作;成立了由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在学校还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学校的建设工作。 在机构建设方面,该县成立教育信息化常设机构,具体落实人员的编制、待遇、职责和分工等问题,并制订了《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方案》,完善了经费保障机制和各类评估考核标准。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形成县、校二级紧密结合的管理体系,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有序发展。 在技术服务方面,该县组建了一支由电教站技术人员和学校专干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技术保障。该县还制定了校长、教师、信息化专职人员的培训方案,加快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的校长队伍、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专职人员队伍的建设。2010年5月,该县举办了两期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班,共培训学校骨干教师150人,45岁以下(含45岁)的初中教师都参加了培训。当年11月,该县又组织中学、中职校、中心校、实验小学的校长及专干进行OA办公系统的使用等的培训,共培训120人次。2011年10月中旬,该县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软件使用技术进行培训,共有60多人次参加,当月月底,又组织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培训,培训80多人次。至今,该县通过骨干教师培训、远程网络培训、校本培训等方式,全县45岁以下(含45岁)的教师已接受了两轮培训。该县教育局局长孙海说:“我们力争到2016年,全县有95%的教师能利用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有90%的教师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该县还依托中国电信网络平台,建成了涵盖各学校的教育基础信息库和数据统计平台,实现数据的分析、综合和共享,为教育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推进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应用方便、免费开放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建成了区域教育协作与交流平台,加强城乡在区域间、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同步检测等形式,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区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 在合浦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该县拥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有95所,共有计算机4355台;建成多媒教室1175个,多媒体投影、交互式电子白板、液晶教学一体机等新媒体的应用率有了极大的提高;拥有卫星教学收视设备的学校有307所;全县99%的中小学实现网络到校,建有校园网的学校有34所;并依托中国电信网络OA办公系统平台,实现了教育系统办公数字化、网络化;通过各校教育网站建设,基本建成了教育政务平台、信息交流平台、教育资源建设平台等。 “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到2015年90%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到2016年全县中小学生人机比达到10:1(高中)、15:1(初中)、20:1(小学);教师人机比达到2:1(中学)、3:1(小学),正真实现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该县教育局局长孙海充满信心地说。 ![]() 平田小学的学生计算机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