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创造明星】一次“三人行”的科学探究之旅

时间:2023-07-18 15:31:53来源:学苑创造杂志

乐羊羊

微信图片_20250213175030.jpg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自玉林市玉州区东环小学的施雨彤、罗琦凯和陆荣镇三人合作的科创作品《多功能手机支架》,就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那么,是什么样的小事启发了他们呢?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科创故事吧!




星档案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345.jpg

▲ 施雨彤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350.jpg

▲ 陆荣镇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353.jpg

▲ 罗琦凯



指导老师:陈雪梅、莫秋霞、苏雁燕

星成就:三人合作作品《多功能手机支架》荣获第36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250213175040.gi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小学生都要使用手机观看网络课程。小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状况,如手机摆放角度不合适、手机长时间使用后机体升温导致性能下降、学生眼睛距离屏幕太近等。能否研发一个带提醒功能的手机支架呢?

当施雨彤产生这个想法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小伙伴陆荣镇与罗琦凯,他们俩人对这个项目也充满了兴趣,三人请教了指导老师后,一场“三人行”的科学探究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406.jpg
▲ 设计草图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410.jpg
▲ 编写程序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413.png
▲ 组装作品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417.jpg

▲ 调试手机支架模型


三人都希望能制作出既有实用功能,又凸显民族特色的科创作品。当施雨彤得知中国最大的铜鼓出土于广西玉林北流市时,她就决定在作品中添加铜鼓的艺术元素。三人设计了作品的功能,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测量人体与手机支架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小于40厘米时,手机支架就会报警;接着,三人增设了可实时监测手机温度的传感器,当手机的实时温度超过40摄氏度时,手机支架内的小马达风扇便会自动启动,及时为手机降温;他们在手机支架上添加了照明灯,让使用者能在充足的光线下观看手机屏幕;最后,他们设计了可调节尺寸的手机固定装置,以适配多种规格的手机。

设计完成后,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对余下的任务进行分工:施雨彤负责制作讲解PPT、美化作品外观;陆荣镇负责设计与组装作品;罗琦凯负责编写程序、搭建线路。

他们制作出的这款多功能手机支架,不仅具有预防近视、手机散热、台灯照明等功能,还将科技元素与民族元素融合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421.jpg

▲ 多功能手机支架侧面图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425.jpg

▲ 多功能手机支架正面图


当谈及参加此次比赛的收获时,施雨彤认为自己不仅收获了自信,还提高了动手能力;陆荣镇认为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罗琦凯则认为,参加这次比赛之后,他开始主动思考科技产品运行原理,比如看到一个电器,他会想传感器用了哪些、模型怎么制作、线路如何连接等,他甚至会拆解电器进行研究。

此次比赛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少年有志,未来可期!



本文选自《学苑创造》2022年11月刊(3-6年级版)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429.jpg


微信图片_20250313143432.jpg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