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属于教育比较薄弱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县域高中,原来研培活动和资源很少,自从北京师范大学托管帮扶之后,各类研培活动应接不暇……” 谈起研培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大化高中”)的教师感受颇深。近年来,学校坚持“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研”的思路,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建立内外结合的常态化研培机制,扎实开展各项研培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问题导向,建立纵横交错的研培管理体系 针对原来研培管理较为松散、研培活动比较随意等问题,学校从三个维度完善研培保障体系,加强研培管理、组织和评价。 一是变革学校科研处组织架构,内设课程研究中心、教师发展中心。通过竞聘选拔方式,将有研培管理潜能的教师选聘出来,充实优化管理团队,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管理执行力。 二是构建“双轮驱动”研培体系,纵横双线开展研培活动。组建教研组和备课组两级研培主体,通过“双轮驱动”促进研培活动开展。全校按学科成立教研组,每月集中开展一次研培活动。各年级部按学科成立备课组,每周集中开展一次研培活动。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总与分、大与小的关系,构成纵向梯级活动线,各司其职,协作推进。 三是在科研处统筹下,教研组负责组织本学科全校性研培活动,备课组负责组织本学科年级部研培活动。教研组和备课组各自横向开展组内研培活动,促进同组教师和跨年级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有效研培运行机制。 改进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研修能动性 建立干部蹲点督导教研组、备课组机制。所有行政干部每人都要联系一个备课组或教研组,每周参加相应科组的研培活动,蹲点督导研培开展情况。 建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研培活动负责制。构建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为主体的学科研培管理协作体,组长对本组每次研培活动进行督导和评价,对组员研培情况做出考核登记。 建立科研处巡查督导研培能效机制。科研处不定时抽查各备课组、教研组研培活动情况。评选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或优秀组长)时,科研处有审核权、否决权。 校外借力,联合研培,共享优质资源 学校依托北师大基础教育学科共同体,开展常态化联合教研培训。北师大免费向大化高中开放“强师在线”平台,学校教师可随时上线学习研讨。北师大基础教育学科共同体,每周开展联合研培活动,大化高中教师同频参与即时研讨和培训。同时,还不断选派教师参加北师大在各附属学校举行的教学研讨会、教学竞赛等活动。 北师大附属学校与大化高中开展联合研培。北师大二附中、北师大北海附中等学校不断选派名师,分批到大化高中上示范课,进行学科教学诊断指导,共同研讨课程改革。大化高中同时选派干部和教师到上述学校跟岗研修。 校本研培,促进不同梯队教师共同成长 大化高中努力整合校本资源,开展实践性校本研培活动。学校每月通过主题课活动促进岗位大练兵,如新教师汇报课活动月、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活动月、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月、青蓝工程“同课异构”活动月、高三视导课活动月等。备课组先磨课、议课、选课,再推选代表在全校展示。教研组每月推荐精品课,学校建立精品课程资源库,供全校教师学习或选用。 学校要求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思考即研究,研究即教学”的课题研究观,将“问题—思考—研究—教学”有机融合,侧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要求各备课组至少有一个校级及以上课题,纳入集体备课研讨,带动全组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学校注重教师梯队建设,分步实施“三航工程”,即青年教师启航工程、骨干教师远航工程、名优教师引航工程。成立青年教师共同体、骨干教师共同体、名优教师共同体,分别以“青年教师成长营”“骨干教师工作坊”“名师引航工作室”为平台,构建梯度培养体系。通过专题培训、主题研讨、好课展示、同堂考试、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促进各梯队教师共同成长。(陈胜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该校为教育部“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