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发展数字教育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今,深度嵌入数字智能技术将大数据模型、AIGC、图形分析等与高校外语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学范式、教学评价、教育生态等的转型,优化教育各要素,构建教育新平台,实现媒介资源、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教学过程和人机协作的多层次、多维度融合,勾画出高校外语学习者的精准画像,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精准化的外语教育模式和更具开放性、持续性的教学生态,塑造高校外语教育发展新优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深入发展、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再次赋能高等外语教育的优化与转型? 数智化工具促进高校外语教育范式革新,重构“教与学”模式。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高校外语学习由传统经验式教学慢慢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的教学,“教”与“学”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而向“人—机—物”三元融合范式发展。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图聚类等技术,构建智能化学习网络,建设数字化课程,搭建智慧学习平台和智能语言学习系统,将进一步实现教与学的多元交互、虚实结合,满足高校学生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开展跨学科、跨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如组织国内顶尖院校利用数智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将外语类优质课程进行复制和映射,供其他区域高校师生在线观摩学习。利用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开发数字教师和 AI智能助教,对学习资料进行深度学习和自动解析,通过人机对话、问答库、多语言训练模型等为学生实施智能辅导,赋能学生自主学习。重构教学组织流程,聚焦教与学的多维互动协作,搭建外语语言学习的多元场景,如开展英语演讲虚拟仿真实训等,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设计混合式、项目式、合作式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利用图聚类技术,可将知识可视化,形成知识图谱、认知地图等,将课程知识点打散、重组、串联,还可以形成问题知识图谱,更直观、系统地呈现知识的全面画像,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优化教学方式,还能帮助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实现高校外语“教与学”模式的革新。 数智技术提供更精确的学情分析,勾画高校外语学生的精准画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依托大数据、图形化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勾画学生学情的精准群体画像和个人画像,使学习行为可量化、可分析、可视化、可追踪。教师基于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和困难点,进行实时反馈,及时调整授课重难点和教学方式,使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更具个性化、差异化、精准化。此外,数智工具还可以根据学生学情画像,智能推荐拓展性和高阶性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数智化推动高校外语教育向多维、融合、开放转变,提质增效。数智技术打破空间和地域壁垒,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和面授课堂,实现“外语+”的跨学科知识能力串联。联合虚拟仿真技术、云平台打造外语学习第二课堂,提供基于多元应用场景的外语虚拟实践训练机会,让学生在元宇宙中开展泛在式、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在高效获取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形成良好学习闭环。 搭建产学研云端平台和虚拟教研室,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和校际资源互补,搭建跨学科跨校跨区跨国的高等外语教育数字化资源体系,将现有资源做乘法,对接用人需求,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水平数智化外语人才。 数智技术为高校外语教育的变革创新赋能,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数字素养与技能,聚焦外语知识技能教育与数智技术的耦合与嵌入,推动数智教育资源建设,优化外语学科发展,构建开放多元的高校外语教育新生态。(巫艳艳 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