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世纪以来,国家政策不断强调要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自上而下的倡导与自下而上的创造,使“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界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重点和热点。那么,如何将“整本书阅读”读透?“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探索与创新实践”对此作出了专业的回答。该项目先后获得2021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完成人:郑国民、李煜晖、李倩、吴欣歆、王彤彦、李怀源)。本版特约该项目三位牵头专家进行解读。 “整本书阅读”以其更系统的思想内容、更宏阔的篇幅体量和更丰厚的育人价值,为语文教育的整体性改革提供了可能。课程层面,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师生共建长周期的课程单元,帮助学生在持久而深入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语文素养综合发展;教学层面,整本书阅读有利于整合讲授、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等多种教与学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评价层面,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开展基于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的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通过增值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发展。可以说,整本书阅读堪为当代语文课改的“发动机”。有鉴于此,新世纪以来,国家政策不断强调要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全国一线教师也自发地把整本书阅读纳入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式、项目式、专题式等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践领域都把“整本书阅读”正式纳入课程内容。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亟待完善。教育史视角下的课程价值论证、作为教学材料的类型划分、不同学段教学设计模型的建构,均有待澄清。同时,不同学段、不同形式的整本书教学有哪些普适性实施策略?怎样开发可供大面积推广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如何对整本书阅读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些实践领域问题也都为一线教师关心和需要。中小学(中职)语文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从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满足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联合全国重点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者和先行先试并取得突出成效的语文名师,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就上述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体解决的问题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如何理解整本书阅读的内涵与价值?长久以来,教师习惯于单篇或多篇文本的碎片化教学,缺少对整本书阅读内涵和课程价值的理性认知。因此,探究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本质、课程价值和目标定位成为首要问题。 2.在各学段的常态化教学中,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整本书阅读对课程资源、教学方式、评价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建构教学模式、凝练实施策略,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价值。 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和共享教与学的资源,提升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力,服务于学生群体?不同区域教育发展存在差异,因此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直接供师生选择和使用,是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有效途径。 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组织研究团队以语文教育史研究与课程标准研制等理论成果为基础,明确整本书概念内涵和类型特征,阐释课程价值和目标定位;在多所中小学开展教学实验,收集教学数据,探索设计理念和实施策略;通过典型案例论证、专家论证,创建小学主题单元、初中项目实践、高中专题探究教学模型,并在多所学校实施,概括、提炼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实践策略;遴选全国不同区域学校、名师教学典型案例,基于案例分析和教师访谈,关注不同区域学校的差异性,完善教学模型和施教策略;研制学习任务单、开发学习工具和教学资源;出版专著、教学辅助用书,发表学术论文;组织高校专家、一线中小学教师,开发整本书阅读在线课程,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师与学生。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理念 作为教学材料,“整本书”是篇章选文和教材单元的等位概念,其内涵可以从出版学、教育政策、阅读功能论和教学实践话语等不同维度加以界定。“整本书”特指在人类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上为学界公认的经典名著,包括文学类、文化类、科普类等,从组织结构上可分为碎片结构、半系统性结构和系统性结构三种,不同结构方式影响阅读理解路径与教学组织形式。“整本书阅读”是以整本书为学习材料、以阅读理解为核心目标、以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整本书阅读的本质是以课程内容重构为中心,整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课程要素的整体性改革。相比于篇章教学、单元教学,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实施为文本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实践反思研究的积极互动和持续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到素养本位提供了重要支持。 整本书阅读本着“理解与鉴赏”“经验与方法”“表达与交流”“熏陶与启迪”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知识习得的过程成为能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和学习方法等呈现共生的、并进的、交融的状态。这一目标定位决定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实施应秉持“教—学—评”一体的系统思考,遵循如下取向。 一是整体取向。立足宏大背景下的知识整合,摒弃单篇或多文本的片段式教学资源整合方式,以整本书作为核心教学资源,在复杂、整体的阅读背景下完成整合性学习任务,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二是典型取向。书目选择需要兼顾作品的典范性与学生的个性选择,处理好课标规定和学校特色之间的关系、教师指定和学生选择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不论选择何种书目,都要坚持用核心文本的反复研读和典型问题的深度探究取代面面俱到、浮光掠影的浅表阅读。 三是活动取向。在典型的学习任务中组合阅读与鉴赏活动、表达与交流活动、梳理与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丰富言语经验,提高审美品位。 四是个性取向。关注学生动态学习过程的个性化评价。整本书阅读的评价目的是判断学生现有的阅读水平,借助明确的评价标准推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交的个性化作品评价学生的阅读状态与质量;评价维度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面,阅读的兴趣、习惯和方法,以及阅读过程中文本意义的生成和建构。 整本书阅读全学段教学设计模型与实施策略 基于课程化实施理念和对种子校教学实验的深度研析,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学校需要,结合不同书目特点,我们研制了适应小学、初中、高中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并总结提炼了相应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主题单元式”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模型,以语文教科书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整合点,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即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学生学习如何以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表现人文主题。以此主题为联结点整合整本书阅读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以阅读鉴赏、梳理探究、表达交流为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整体的学习情境、具体的学习任务、可见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素养的发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主题可以侧重不同的方面,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发展。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可见的学习”为理论基础,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表层学习”“深层学习”“迁移学习”的完整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提取信息、整合解释和反思评价等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导向,以学生学习经验、学科能力为基础,开发导读课、体验课、讨论课等三类课型。不同课型的开发,有利于教师操作,在有规律可循的完整学习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形成。 初中阶段“项目实践式”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模型,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帮助学生高质量通读全书,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项目实践式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整本书的教学价值分析,关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策略建构和精神成长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确定教学目标,立足教学目标规划自读指导方案、设计课堂教学,并依据学习规律确定学习项目的基本要素,依据学生需求选用学习项目的类型。项目式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关键是目标导向的评价方案设计,根据学习项目、阶段成果、学业表现开发过程性、诊断性、总结性评价工具,实施策略为评价导向的学习项目设计和工具支持下的学习项目推进。 高中阶段“专题探究式”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模型具体可分为四类:一是任务驱动型,教学进程由学习任务驱动,分为“奠基式任务驱动模型”和“阶梯式任务驱动模型”两种。前者各任务之间不一定都是并列关系,但在功能面一定存在并列关系,即所有任务均为最后一个专题研究任务奠基。后者的“阶梯式”指研究文本数量、难度和研究能力的进阶,主要针对文集形式的整本书,通过单篇研究、比较研究逐步进入整本书研究。二是问题导向型,教学进程由研究问题驱动。“同题共研”以预设问题为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处理问题解决的顺序;“异题各研”以“问题—发现”为起点,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新发现”,整个教学环节始终贯彻“探索—发现”精神。三是情境创设型,依据整本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该类模型主要包含两种情况,分别是“讲习式情境创设型模型”和“组合式情境创设型模型”。第一种主要针对《论语》等文言文语录体著作,第二种则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对系统型的整本书进行分析论证,每种教学价值设为一个情境单元,每个单元选择典型文本进行深度解剖,辅以若干篇相类篇目,供学生巩固。四是目标转化型,着重培养学生文学作品创作能力,读写转化强调基于深度理解和欣赏之后,模仿作家作品的风格或结构思路进行文学作品创作。 聚焦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力提升的社会服务和教学资源库 我们采用高校、区域教研部门、实践基地校协同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共同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并与多所院校、教研室、中小学等单位合作,开展提升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素养的专题讲座和培训,以区域辐射和专家引领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语文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素养。其中,高校主要负责组织学科专家团队,开展理论与实践策略的研究;区域教研部门负责协调高校与实践学校的合作机制,例如筛选种子实验基地校,选取富有创新意识的一线语文教师,开展案例的集体研讨与成果的分享交流;而实践基地校主要负责有计划地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操作与成果反馈。 团队成员运用测量工具和观察量表对实验校学生学业水平、教师教学素质做前期问题诊断。专家与北京市海淀、西城、朝阳、丰台等七个区域教研员依据诊断结果确认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方案与操作流程,协助实验校样本教师完成选取书目、设计方案、集体研讨、公开授课、反思交流等实践过程。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研究团队不断吸取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完善实验方案,逐步形成合理的实践策略,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将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成果与同行共享,从而达到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践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 为使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教师,全面提升区域内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素质,我们与多家单位合作,开设面向全市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专题讲座和培训。2011年至今,已累计开展400余场专题讲座,听众累计120万余人。同时,针对不同地区、学校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在各学段实践模型的指导下,团队专家整合全国各地优秀语文教师,共同打造了十余个整本书阅读教学优秀课例,其中包括《红楼梦》《边城》《乡土中国》《朝花夕拾》《论语》等多部高中阶段优秀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初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夏洛的网》《长袜子皮皮》《小王子》等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目前已出版教学案例集3部、名著导读丛书和学习任务书27种,发表学术论文91篇,为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也组织高校专家和一线名师建设整本书阅读在线学习资源,直接服务于广大中小学生。团队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传播范围广和超时空限制等有利因素,与多家线上教育平台合作,共同建设线上整本书阅读学习资源库,至今已开发建设包括《老人与海》《小王子》《朝花夕拾》《茶馆》《汤姆索亚历险记》《骆驼祥子》《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在内的29部中外经典名著优质在线学习资源810余讲,在线课程用户超300万人次,累计播放量高达2500万余次。(郑国民 吴欣歆 李煜晖 中小学[中职]语文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