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近年来,各校掀起校本课程建设的热潮,各种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且在实施、优化、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行为,进而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 中小学特色课程的“特”体现在哪里,如何建设特色课程,如何充分发挥特色课程的育人实效?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调研,谈一下对中小学校特色课程创建的思考。 特色课程,特在何处 何谓特色课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鸥认为:“特色课程是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比较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整体风格和出色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学者朱华伟和李伟成认为:“特色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学校个性化的育人目标,整合相关领域学习与活动内容,用以培育认同自身文化而具有某种特质学生的课程。它是一门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培养特色学子的课程。”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特色课程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其一,围绕“学生需求”。这是特色课程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是特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学习风格和发展目标。只有当特色课程与这些个体差异相契合时,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希望在音乐方面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和培养;有的学生则对机器人编程充满好奇,渴望在科技领域一展身手。特色课程应针对这些个性化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其二,做到“人无我有”。这体现了特色课程的独特性。特色课程应该填补常规课程体系中的空白,突破传统课程的框架和模式,力求独辟蹊径,以新颖的内容、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别样的教育目标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比如,有学校开设以“城市农耕”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将农业知识与城市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体验种植的乐趣,了解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种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又颇具新意的课程内容,正是其与众不同之处。 其三,力求“人有我优”。这凸显了课程自身品质的卓越性。在创建特色课程过程中,要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当其他学校已经开设了类似的特色课程时,我们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模仿或跟随,而要深入研究课程的内涵和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手段,使本校的特色课程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比如很多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但多限于书法技能层面,如果能深入挖掘古老文字的奥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显然就比一般的书法课程有更高的价值追求,也能形成独特的优势。 构建特色课程内容体系 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框架下,学校在特色课程创建过程中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中解放思想,这样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程新生态。 在构建特色课程体系过程中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特色课程内容应广泛而丰富。特色课程内容可涵盖艺术、科学、人文、体育等多个领域,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这种选择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积极探索、深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成就感。比如,有的学生在传统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平平,但在手工制作、戏剧表演等方面却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通过广泛接触不同类型的课程,学生能够发现自己未曾意识到的潜力,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找到新的方向。特色课程建设应尽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节奏做好课程安排。有些学生擅长理论学习,可选择更多学术性较强的课程;而有些学生则更擅长实践操作,会更倾向于选择实验类、实践类课程。这种个性化的选择有助于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是特色课程建设应扎根文化沃土。特色课程要扎根民族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技艺等,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还要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如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历史遗迹等。将地域文化融入特色课程,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特色课程不仅应扎根本土文化,还应引导学生接触和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对比和研究不同文化,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从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竞争力。 三是要创新以生为本的课程学习范式。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等都是很好的方式。以项目式学习为例,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主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比如,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特色课程中,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开展当地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学生需要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水样、分析数据、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形成报告向社区展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特色课程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未知领域,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为特色课程建设保驾护航 特色课程建设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作为支撑和保障,往往需要借助学校之外的力量,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系统优化特色课程保障和发展体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个性化的教育。 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特色课程创建,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搭建特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整合社会各界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博物馆、科技馆、企业等,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专业指导;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定期举办特色课程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相互学习,营造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教育环境。 家长应认识到特色课程对孩子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学校建设与实施特色课程。家长可以发挥各自所长,参与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共同推动课程的优化。家长可拓展特色课程的学习渠道,为孩子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和指导。 学校则要做好课程规划与设计,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特色课程规划,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特色课程的教学工作,加大力度引进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或兼职教师,充实特色课程师资队伍;建立健全特色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确保课程质量;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同时加大对特色课程所需设施设备的投入,建设专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为课程实施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郭德强 李华英 山东省安丘市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