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课堂参考

在情境中强化口语表达能力

时间:2024-10-11 16:11:36来源:中国教育报

      口语表达能力是个体参与社会事务、进行交往的基本技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语言运用列为核心素养内涵之一,强调“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并提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口语表达作为语言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课程实践性的关键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利用语文知识,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习得和重构语言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情境,作为一种契机和条件,如果得到恰当的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表达欲望,进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

  古诗文创作的时代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较远,因存在语言障碍和文化隔阂,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更需要根据课程内容精心创设适宜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内化语言知识,自然而然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 创设生活真实情境

 

  语言是反映和理解真实世界的工具,同时也是表达思想和观念的符号系统。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以它为媒介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可能完全脱离生活,通常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实生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教师可以在课文内容中挖掘与学生真实生活相似或接近之处,利用这些相似性让学生感到学习内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再是遥不可及而又陌生的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表达欲望。

  在课堂上,教师要设置贴近生活真实的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同时保留足够的开放性,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拓展空间,并用适当的语言及时进行引导和点评,确保规范表达的同时,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应对日常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设置文学体验情境

 

  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构建起一个虚拟世界,读者需要运用想象进行重构,形成自己心中的画面和场景。作者的情感往往能触动读者的情绪,在情绪相通中产生共鸣。同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及意象,也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其艺术魅力及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为了让学生深度理解古诗文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体验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富于想象的文学世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以及引发的思考,培养学生诗性表达的语言运用素养。

  以《蒹葭》为例,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在诵读中体验四言诗的节奏与韵律,初步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空灵怅惘、柔婉缠绵的意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从语言、结构和情感等方面探讨该诗在创作上值得借鉴的地方,让学生思考并表达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语言文字达到相应的艺术审美效果。在文学体验情境中,让学生与古人共鸣共情、情绪相通,真切感受到作者对美好感情不懈追求的精神,同时在畅所欲言中深度理解文学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进而热爱我们的语言文字。这有助于建立积极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3 .策划小组任务情境

 

  研究表明,兴趣和求知欲能驱动表达意愿。实施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基于课文基础知识拓展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获得持久的热情。教师分配任务,提出要求,其目标的达成需要小组成员协调合作,有利于促进成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并共同决策。与小组成员对话、探讨的过程,不仅有效训练了学生如何去说,还促进了学生交往经验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观察与互动中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口头汇报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让他们体验分享知识的快乐。教师要对小组的创造性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同时鼓励生生之间互相提问和讨论,学生对话题内容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中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北冥有鱼》时,教师可以在课中让学生总结归纳大鹏形象所具有的强大伟岸、志存高远的特点,在课后安排小组探究任务,学生分小组搜集与大鹏相关的诗词名篇(如阮修、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的诗词)以及成语典故,探讨其具体形象内涵。小组成员在探究过程中需分析所搜集的具体材料,共同探讨大鹏形象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在口头汇报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历代诗人选择该形象作为审美对象的共同又普遍的民族心理。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经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价值感和满足感。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古诗文教学若能在一定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就不再寡淡无味。在积累或重构语言经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赋予口语表达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学生乐于表达并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这有助于提升口头表达质量,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刘琴勇,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中文学院副教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