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广西特级教师黄蔚玲主持的“蔚然”工作坊开展了“在读写结合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旨在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读写结合方式开展教学,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老师们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与实践,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方法,同时也引发了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师生双主体互动”与“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读写结合”的教学正好顺应了这一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必修课程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等综合能力。可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语文学科凸显其自身规律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梧州市藤县中学 黄蔚玲 一、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 (一)利用课堂教学开展语文读写结合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节选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最好的资源。比如学习《窦娥冤》一文,可这样设计读写结合的教学: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并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人物悲剧的典型意义。在学生展示学习结果后,师生共同讨论,并结合课后练习题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让学生感受浪漫主义手法的艺术魅力。两节课中有读有写,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读”走进文本,感受文本,通过“写”概括自己对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意义的理解,加深对元杂剧这种文体的感性理解。整个过程师生互为主体,双边活动自然展开。学生在探索思考中还提出了较有价值的议题,即对窦娥之前在“滚绣球”一曲中对天地进行强烈控诉及根本的否定,之后却在发三桩誓愿时又觉信自己的冤情足以感天动地情节的处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利用读写结合开展教学,学生一直处于积极学习与探索的状态中,在学会表达交流的同时,锻炼了写作能力。 (二)利用课外阅读开展语文读写结合的训练 在有计划地教学语文必修课程之外,教师可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一年下来,学生写出的文章文笔优美,见解独到,可读性强。 (三)利用写作课开展语文读写结合的训练 1.写前读,读有所取,读有所悟。上作文课时,只要不是考试作文,都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文前翻阅手头上的资料,如阅读类似题材的优秀作文,或相关的精美文章,或撷取可入文的典型材料,等等。有一次,我把一个学生的作文当作范文来品读时,学生一致认为文章除了富有文采,结构严密外,最突出的亮点是材料丰富。写这篇作文的学生在谈到如何积累作文材料时说,平时阅读课外书时发现有好的材料就摘抄下来,写作前浏览一遍,发现有合适的就用到作文中。 2.写后读,读出亮点,读出不足。学生写完作文之后,可让他们找一找类似的文章来读一读,对比分析,发现不足,修改提高。也可在讲评课结束之后,让学生细读自己的作文,或拿比自己写得好的同学的作文来读,依据对比和总结所得,再加以修改,提升写作能力。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新材料作文《自立者强》,完成后她借了班上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的作文来看,再结合评讲课时老师的评点,认为自己的文章最大的缺点是以叙代议,缺乏分析论证。于是她压缩例子,多加阐述分析,修改后的文章顿时出色不少。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反思 (一)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是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的前提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方法,重新思考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重新定位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即变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为“师生双主体互动”与“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学习,而教师则应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能力意识与合作意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的关键 读写结合教学引发的“师生双主体”与“学生间合作学习”的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阅读、写作、讨论,成了学生内在的需求,主动参与课堂与课外的语文学习。当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也就越能感受到读写结合带来的愉悦感、成就感。 (三)创新活动方式是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途径 创新活动方式是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使课余生活变得更富有意义,比如举办名著欣赏活动、作文竞赛、朗读比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大语文观,自觉地把读写结合的语文学习方式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 工作坊坊主黄蔚玲(二排右一)与工作坊成员共同聆听公开课
古诗词教学的读写结合
在古诗词教学的读写结合中,“写”不同于一般的写作文,它在一定程度上依附赖于读,是读的延伸,是阅读收获的表达。黄丽霞 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经过诵读、赏读,初步学会了从诗歌的语言、意象入手赏析诗歌。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了解上,学生容易失去进一步鉴赏诗歌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拥有一个探究的空间,同时架接内容丰富多彩的“写”:一是艺术改写,锤炼语言。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时,让学生任选诗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诗节或片段,描述诗歌的意境,演绎诗歌的情感;教学《邶风•静女》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在原诗基础上加以创新,把原诗改写成白话诗或小故事,发表在班级博客上,让全班学生一起分享不同版本的爱情故事。二是挖掘微型话题,进行多角度探究。如:教学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提炼出美在动静结合、美在选词炼句、美在语言的音乐美、美在侧面烘托、美在视点变化等几个“自由探究”的小话题。教学诗歌《旅夜抒怀》时,可从诗人的内心独白的角度写、从电影镜头的角度写、从舞台布景的角度写、从对诗人说话的角度提炼出“自由探究”的小话题等。 笔者参加高考语文评卷工作时发现,许多考生虽然能大概弄懂诗歌的意思,但拿不到高分,主要在“准确表述”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很多考生在对重要内容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时,无法做到通顺、合逻辑等。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把常见的古诗阅读鉴赏题型的考查方式、思考角度等内容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步骤与方法,可以达到“解一题,会一法;学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在教学内容浅易的诗歌《归园田居》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训练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上,如针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笔者提出两个问题:①“尘网”比喻什么,这个比喻有什么好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教师明确:尘网比喻官场生活,把官场生活比作尘网,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极端厌恶之情。)②“误”字用得很妙,请简要分析。(教师明确:入仕做官,非诗人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显出诗人的悔恨。)这些问题的设计,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又兼顾了高考古诗阅读鉴赏题中的“考查”热点: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与炼字题型。笔者要求学生当堂把答案写在作业本上,8分钟内完成这两个问题。然后通过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按照表现手法的运用与炼字型的答题要求进行讲评。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对训练学生阅读鉴赏诗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课文虽然可以作为读写结合教学的载体,但重点还是阅读。因此,读写结合点的确定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来设置,还应与高考古诗阅读鉴赏题中的考查热点题型一致,这样才能相得益彰,体现整体效益。另外,每节课设置古诗阅读鉴赏题的题型不能太多,要大胆取舍,争取每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如教学《声声慢》一文时,可重点对学生进行“运用叠词有什么好处”的考查;教学诗歌《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可对学生进行“运用典故有什么好处”的考查;教学诗歌《归园田居》时,重点对学生进行 “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写景有什么好处”的考查等。 读与写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才有了读与写的结合。但我们应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写不能影响读,而应该为了更好地读,以写促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梧州市教科所教研员陈军宁(左一)与工作坊成员针对语文教学展开交流 读写结合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中的实践 甘 琳
人教版语文教材高中一年级上册包括诗歌、散文、演讲稿、文言文等单元,内容在与初中语文知识衔接的基础上更注重质的提升,学生也明显感觉到文章的难度和长度跟初中不一样。
在诗歌单元中,除了欣赏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应从单一的读上升为读写结合。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教师对诗歌内容可以不做过多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欣赏这首诗歌的绘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当然,这个引导过程需要分析诗歌的内容,但我们更应注重学生个体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注重学生个体对诗歌画面的联想与想象。当学生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诗歌时,此时可要求学生以“写”的形式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一方面增加课堂构成元素,方便学生交流;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写”可以是仿写:《再别康桥》结构明朗,诗句中音节的韵律和节奏明显,尤其是“悄悄”“轻轻”等叠词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仿写再次感受这首诗的建筑美和音乐美。“写”还可以是扩写:让学生挑选其中的一节诗歌,把诗歌中描写出来的画面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在合理的范围内丰富文本内容。 在文言文单元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文言文的过渡,原因是:高中文言文篇目增多增长,而大部分篇目的故事性较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结合故事情节开展教学;高中文言文学习要求增繁增难,尤其是文言翻译,初中没有严格的直译要求,而高中对文言翻译有着严格的直译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 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教学中,首先安排半节课给学生预习,老师可提供一个预习方案,提醒学生注意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积累,在阅读时进行圈点批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在文意串讲时,对语言知识点相对集中的语句,进行重点讲解。做法是:提问学生口译句子,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讲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翻译写下来,而教师把有代表性的翻译范例拿出来作点评,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自己的翻译,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最后,分析讲解完文章后,要求学生整体翻译文本。翻译的文本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重点段落,即语言点相对集中的段落。这样,课堂内外都注重了学生的读写训练,尤其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积累。 高一阶段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若本阶段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系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接下来的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都将从中获益,而读写结合的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工作坊坊主:黄蔚玲 工作坊成员:莫华昌、杨伟勇、宾旭升、覃明兰、江壮生、武月荣、莫北金、区达贵、黄丽霞、石林静、甘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