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讯员 李世林
近些年,在荔浦县的优秀校长中,刘登荣可算是扎根农村最“深”的校长之一,他认为“扎根农村也大有可为”,自1994年中师毕业后,就一直在荔浦县最边远的蒲芦瑶族乡工作了12年,先后担任蒲芦瑶族乡初级中学副校长、校长及乡中心学校校长等职务,承担过初中除英语外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学校管理经验和一线教学工作经验,深得同行赞赏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因为工作突出,他几次被调往多所农村学校担任领导职务,有力地提升了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勇挑重任 在荔浦县教育界,刘登荣是有名的“救火队员”。 2008年,该县龙怀乡中心学校出现“火情”: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管理出现懈怠,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群众意见较大。为了扭转该乡教育被动的局面,县教育局领导首先想到了刘登荣,希望他到该乡担任中心学校校长。当时已经在该县新坪中学担任校长的刘登荣,其实完全可以拒绝这个调动,但他没有二话,毅然接受了这项“救火任务”。 到了龙怀乡中心学校后,刘登荣并没有急于整顿学校,而是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全面了解学校教师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找了大量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经过调研,他了解到大部分教师是因为教学任务过重、压力过大才导致了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于是他借鉴全县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路,根据该乡教学点多、各村屯离乡中心小学较近、中心小学尚有扩容空间等实际情况,把各村屯小学高年级学生集中到乡里的中心小学上课,有效缓解了村屯小学教师的教学压力。 与此同时,刘登荣指导修订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围绕“抓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务,全面调整学校教职工岗位,理顺教职工与学校领导的关系,做到合理安排、各尽所能。 经过一系列整顿,龙怀乡中心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开始好转,全校上下的人心逐渐凝聚起来,该乡中心小学的罗琴琴老师告诉本刊通讯员:“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由‘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大家自觉钻研业务,踊跃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教学积极性大大提高了”。2008年,该校选派教师参加全县教师基本功比赛,罗琴琴获得小学英语科一等奖,潘玉萍获得综合科二等奖,唐运良、覃雄坤分别获语文、数学科三等奖;2009年,该校选派教师参加桂林市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课件制作大赛,唐运良荣获一等奖,覃兴琼、冯碧玲分别荣获二等奖……许多老师都说:“跟着刘校长干,就是有奔头。” 然而,就在刘登荣在龙怀乡干得刚有起色时,2009年秋季,上级又要把他调到新坪镇中心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有人劝刘登荣:“新坪镇的工作很难做,你刚在龙怀乡干出点成绩,调去新坪镇受罪啊!”但刘登荣认为,一个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再说我还真想挑战新的任务呢”! 到了新坪镇中心学校后,刘登荣根据“新坪镇是荔浦县面积最大的镇,学校分布广”这一实际情况,指导修订了《新坪镇教职工评优评先条例》,对边远山区的教师在评优评先上给予优先照顾、在绩效工资分配上给予倾斜,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在刘登荣的带领下,新坪镇中心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10月,荔浦县“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新坪镇兴坪中心小学召开,刘登荣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近年来,该镇先后获得桂林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先进学校、荔浦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达标学校等荣誉称号。 ![]() 刘登荣到管辖下的农村小学检查常规工作。
提升素养
刘登荣认为,要带领和指导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校长,首先自己就得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不但要有较高的管理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教科研能力。为此,他热爱学习并善于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素养。 近年来,刘登荣参与了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C类课题《社会与历史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研究》和《信息资源库与农村小学语数英教学整合的研究》的研究,以及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D类课题《边远山区小学师资配备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的研究,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刘登荣积极发挥自己多年来在农村学校积累的教育和管理经验,为推进课题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目前,前两个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后一个课题也即将结题。 刘登荣爱好阅读,对于学校订阅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广西教育》等杂志,他会时常翻阅。他说:“既然已经订阅了这些杂志,不看岂不可惜了。再说,在农村学校,获取信息的渠道本来就少,不经常学习,是会落后的。”有时候,老师们有一些教育教学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向刘登荣请教,兴坪中心小学的廖丽红老师说:“在我们这里,刘校长见多识广,许多问题往往经他一点拨,我们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工作多年来,刘登荣养成了撰写教育随笔的习惯,他经常把自己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所思所感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文字经常成为他撰写教学论文的灵感来源。2009年,他撰写的论文《农村初中理化实验教学初探》荣获桂林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2012年,他撰写的论文《农村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在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浅谈如何解决边远山区小学师资调配难的问题》荣获广西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2013年,他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做一个令人敬佩的农村校长》在第一届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课标杯”一等奖……近年来,他所撰写的论文荣获市级以上奖励超过10次,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自治区级刊物上。此外,2012年12月,他还受广西教育出版社的邀请,参与小学教辅《快乐学练考》(八年级物理下册RJ版)的编写,现已编辑成书。 关爱教师 兴坪中心小学的廖丽红、杨桂华两位老师说:“刘校长不但自己很注重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经常指导我们撰写论文,让我们深受启发,进步很大。” 刘登荣把教师的成长放在心上,坚持每年进课堂听课80节以上,深入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并提出听课意见。兴坪镇中心小学的政教主任钟秋华深有感触地说:“刘校长经常来听我的课,听完课后还及时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让我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刘登荣指导下,钟秋华在2012年全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荣获语文科一等奖。 在指导教师方面,刘登荣主动和年轻教师结对子,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和班主任工作方法。兴坪中心小学的罗茹、黎干修、吴以行等教师原本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经过刘登荣的鼓励、帮助后,进步很快,如今已成长为新坪镇的教学骨干。罗茹老师告诉本刊通讯员:“2009年9月我刚从蒲芦调到这里工作时,工作还不是很上手,刘校长多次深入课堂指导我上课,让我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我从心底里感谢他。” 刘登荣对老教师也十分关心,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会优先考虑老教师。兴坪中心小学的老教师林祖华长年奋战在教学一线,且教学成绩突出,2010年9月,经刘登荣推荐,他被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刘登荣还注重培养、选拔学校管理人才,钟秋华、黎玉玲、廖荣兵、李巧云、江彩丽等教师教学成绩突出,刘登荣进一步加强鼓励和指导,有意识地让他们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职务,令这些老师深受鼓舞。 多年来,经刘登荣帮助的老师还有很多,但他从来不图回报。“扶起满庭桃李,阅尽教坛春色”是他的追求,他在一篇教育随笔中写道:“人生追求永无止境,拼搏奋斗永无穷期,我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也决定为之奋斗终身。尽管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应该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争取在农村教育的平凡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 ![]() 刘登荣深入课堂听课。
人物小档案:刘登荣,桂林市荔浦县新坪镇中心学校现任校长,自1994年7月从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毕业以来,一直扎根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近年来,他5次获市级奖励、14次获县级奖励、4次获镇级奖励,2013年9月,被评为桂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