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 [教育时评]谢师宴,禁令难以自行 日期:2014-08-01

    全国各地风行多年的谢师宴升学宴,2014年毕业季在多地面临了红灯。安徽铜陵、广东江门、山东滕州等多个省市教育部门和纪检部门发布一纸禁令,禁止教师和党员、干部参加或操办谢师宴升学宴。 中国自古有状元情节、高中情节,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 [教育时评]高考后谢师宴办20多桌?攀比之风何时休 日期:2014-08-01

    这两年,同学、同事和朋友的孩子接二连三走上高考的考...

  • [教育时评]警惕青少年暴力成社会之痛 日期:2014-08-01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8岁男孩晓辉(化名)被11人围殴身亡。据了解,涉事的11名学生,均不满14周岁。 因闲来无事便找人打着玩儿,却不想将垂髻之童打死,人们不禁想问,打人的孩子们怎能对生命如此儿戏?今年5月,三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网络视频引起...

  • [教育时评]别让“自愿放弃加分”成了金蝉脱壳 日期:2014-07-30

    对于自愿放弃加分中的诸多疑点,相关职能部门理应深入调查,并公开作出解释。否则,任由违规者以自愿为名金蝉脱壳,社会公众对于高考公平公正性的信心,也将受到打击。 教育部9日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辽宁省招办则在同一天重新...

  • [教育时评]假期作业与作业神器的关系 日期:2014-07-30

    暑假到来,前一段一直备受争议的作业神器并没有因为校园生活的暂停而受到冷落。从小学高年级学生到初高中生,对于作业神器依然青睐有加,甚至比在学期之内还要依赖。 成绩优异的高一学生陈同学表示,自己之所以在暑假里拾起了从来不屑一顾的作业神器,是因为...

  • [教育时评]廉洁从教,为的绝不仅仅是自己 日期:2014-07-30

    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育部出台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7月14日新华网)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也。现如今,人们通常所说的教师是...

  • [教育时评]“六条红线”如何化为从教底线 日期:2014-07-30

    焦海洋 绘 编者按 教育部日前出台了6条禁令,其中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这体现出了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类不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在教育界引发热议。如何正确理解这6条红线,怎样落到实处?针对教师...

  • [教育时评]取消加分 回归“裸考”就能实现高考公平吗? 日期:2014-07-25

    近日,河南、辽宁高考体育加分造假事件被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抨击高考加分政策之声不绝于耳。一些评论认为,高考加分滋生了舞弊和腐败,损害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应该彻底取消,回归裸考,使所有考生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高考加分(照顾...

  • [教育时评]高考加分须全面“瘦身” 日期:2014-07-25

    教育部近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了《教育部强调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一文,详细介绍了高考加分瘦身政策以及成效。虽然高考加分瘦身成效显著,但是客观上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据《光明日报》) 显然,高考加分亟需进一步的强有力瘦身。这需要正视高考加...

  • [教育时评]高考加分如何从“瘦身”到“健美” 日期:2014-07-25

    有媒体盘点今年全国78位新科高考状元后惊讶地发现,三成居然都是加分制造的。在新华社记者的实地调查采访过程中,有学生反映今年辽宁办高考体育特长生证明码标价:足球4万多元,游泳7万~8万元。近年来,假加分、蹭加分、买加分高考加分乱象频出,显然已经成...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期末“乐考”:从“育分”转向“育人”

    暑期将至,不少小学改变了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一、二年级进行“乐考”。如北京小学创设生活化的游园场景,查字典、看拼音得门票、游船登塔……让孩子们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真问题;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塔口小学举行了以“学无‘纸’境,快乐童年”为主题的趣味闯关活动,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挑战中展示学科素养。“...

  • 管好校园玩具,宜疏不宜堵

    最近,用中性笔制作“笔枪”在中小学生群体里逐渐流行,社交平台上常能见到这类“教学视频”。从耍“笔刀”、养“臭水”,到做“笔枪”、打“针筒”……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不一样的校园玩具成为“小孩哥”“小孩姐”的心头好。然而,一些校园玩具常因玩法不当引发意外事故,其中暗藏的安全隐患,让许多...

  • 家庭教育始于心的互动

    【关键词】家庭教育【事件】湖北武汉市光谷第四初级中学的“亲子默契大挑战”现场,一个问题引发了不小的触动。面对“全家最常一起做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少人的答案是“玩手机”“吃饭”,仅有少数回答“运动”“旅游”。这样的回答,让不少人开始反思家庭教育的“含金量”。【点评】...

  • 数智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价值观引导须重视

    随着数字技术革新,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5月20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AI与教育》栏目刊发文章《AI与教育深度融合——扬长避短,以“激发人的可能性”为追求》一文,引发笔者共鸣。当前,未成年人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兴趣显著,并逐步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主要使用群体。...

  • 立足育人效度提升,科学调整学制

    高考后,考生和家长都特别关心志愿填报问题,除学校、学科和专业状况、所在城市等因素外,专业修读年限及毕业生未来去向也是热议话题之一。在近期教育部公布的专业调整信息中,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49所高校将部分5年制专业的修业年限调整为4年、一些大学对于新入校本科生实行全员贯通式培养,书院制改革也在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