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开2013年度各自学校毕业生就业的详细信息,教育部组织其所属全部高校编制和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是首次。此举表明大学在以学生为本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传递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
原标题: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 专家:未必妥当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我国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曾表示,1999年...
如何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继上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后,日前,教育部负责人又进一步表示,会将升学高中生、农民、新生代农民工、残疾...
目前高考制度对学生成才观念、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巨大,唯有创新教育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合理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以升学率作为政绩,不以分数作为指挥棒,不以高考定终身,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成才的衡量标准,才能真正做到减负...
据各方面反馈的信息看,中小学给孩子们的家庭作业确实少了。少确实是少了,负也确实是减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孩子减负后该怎么办。 减负的提出首先是针对学校的,繁重的课业负担让全社会苦不堪言。经过各方呼吁,终于奏效,于是下一个问题就浮出水面,那就...
20年多前,在还没有什么培训机构的情况下,我自己总结出了若干在语文考试中得到高分的秘诀。这使我成为全校语文学得最好的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全年级只有3个人及格,而我考了90多分。然而,我自己清醒地知道,我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真的喜欢语...
什么时候语文课堂回归平静,教师能多读书多思考,学生能安安静静地跟随读书人学习,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语文教育就有出路了。 不久前,语文出版社王旭明先生听了几节语文课,有感而发,引起争论(据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语文课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为什...
到了教育战线上下一心,彻底放弃唯升学率是从的教育GDP崇拜的时候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等人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当下对记者再提教育GDP崇拜,应引起人们的深思。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头一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迈出实质性步伐。但是...
如果依旧实行集中录取制度,且高校录取只看语数外三门成绩,依照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应试逻辑,中学教学就会只关注语数外三门,物理、历史等学科会边缘化。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近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应江苏省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之邀,在南京举行教育专题报告会,向教育界人士透露了以上高考改革动态。(4月20日...
创新场景再造,利用虚拟仿真、全息影像等新兴技术,创设出更加逼真、生动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情境中,感受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斐然成就,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所应具有的“思政引领力”。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日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读后深感共鸣,并产生思考:红色研学能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能帮助其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
浙江师范大学活用“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上山文化”文化遗产,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湖南大学以书院文化、湖湘文化、革命文化为抓手,将传道济民、经世致用和革命精神等文化支柱有机融入思政教育;衢州学院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依托衢州“南孔圣地”,开设“南孔文化”等文化素质...
近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先后宣布本科扩招计划,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进一步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的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这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有序扩大优质...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近期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进行了全面具体部署。全面落实、落地、落细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