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课堂参考

无惑与有祸

时间:2013-07-01 13:10:05来源:本站
桂林市秀峰区教研室   林湘

        身处课堂教学的你,相信常有与最佳教育契机不期而遇的机会:当预设之外的场景出现,你将如何处理?无疑,这正是理念与技能的双重考验。
        有一次听一位老师上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老师先带着学生复习了周长与直径的位置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6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实物进行测量,探索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并填写下表。以下是7个小组汇报的学习情况。
序号
周长
直径
周长÷直径(比值)
正确结果
1
6.5
2.1
3.95   
3.09
2
28
9
3.11
 
3
12.6
4.2
3
 
4
16
5
3.14   
3.2
5
8
2.5
3.2   
 
6
10.48
3.2
3.14   
3.275
7
20.8
6.5
3.14   
3.2
        上表中,比值一栏有几组的错误是明显的,但上课老师未予理会,继续波澜不惊地进行下面的教学,学生也没有一个表示质疑,或者站起来指出表中的错误。这样的教学看似“无惑”,实则有祸。在我看来,作为老师,只要稍稍口算一下,应该不难发现第1组数据的错误;而第467组的貌似完全正确,更应引起上课老师足够的警觉,因为在所有的实验中,能正好得出3.14的数据是非常少见的,难道这些巧合都被同一个班的学生遇上了?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课前预设是让学生在测量和计算的“活动体验”中认识圆周率,初衷非常好,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里出现了两个意外的“拐点”,老师处理得好,本可以顺势在此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对第1组的比值差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第1组的数据用估算或口算进行检查,进而向学生揭示反思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把学生引向沉稳、细致的学习中去,这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品质教育的极好的契机,遗憾的是他没抓住这一个机会;而对第467组比值的惊人一致,老师本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3.14的由来,介绍科学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测量和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数学素养,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契机,老师又没有抓住。
        据我课后访谈第467组学生得知,他们在看书(或更早)的环节就已经知道了圆周率为3.14,受此影响,当测量并算出首位商3之后,他们便“理所当然”地认为结果“应该就是”3.14了。学生并不知道,通常我们的测量结果与圆周率的实际数值会有一些误差;他们更不了解,Л是历经了千百万次实验后得出的一个“近似数”,而不是某一个圆形物体周长和直径的精确比值,不是随手测量任何一件圆形物体都能得到这个“精确数值”的。学生不知本来情有可原,但作为老师,不知道这种情况或者任由这种情况从教学中轻松滑过,那就不能原谅了——老师数学素养和经验的缺失,会使他无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老师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分工,对于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都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以确保研究学习的结果真正能够代表集体的智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