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课堂参考

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和火候

时间:2024-08-02 16:30:20来源:中国教育报

     问题是点燃思维的火把。课堂提问除了要精心设计好问题、寓问题于情境之中,还应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火候。若没有抓住时机,或者错失良机,提问就会导致学生思维阻滞,启而不发。那么,什么时候提问容易获得最佳效果呢?


     “问”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温故知新


      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之上,以旧启新,新旧相连,不断丰富知识的内容。新教材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教材内容在编排上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前后单元、章、节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已有知识中找到认知的生发点,设计出具有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上。这种提问方法主要用于新课的导入和对一节课中具有连续性或可比性的前后知识点的分析上。

      例如,在学习“洋流的形成”这一节时,因为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于是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大气环流运动有何规律,并请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讲解说明后,以“漂流瓶的旅行”小故事引入新课——1955年3月19日,一只漂流瓶被冲上新西兰海岸,这只漂流瓶是德国青年极地探险队于1903年在塔斯马尼亚岛附近扔进大海的,它在大海上漂流了52年,借助于洋流的运动作了一次“长途旅行”。“那么,什么是洋流?洋流是怎样形成的?”这一系列提问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而且还通过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

     又如,在学习区域地理“中国的西部”时,由于美国与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同,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结合中美两国西部地区的专题地图,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中美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有何异同?”学生们在纵横比较分析中,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问”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把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既做到了温故知新,又深化了认识,培养了知识的迁移能力。


     “问”在难以理解的知识处

     突出重点


     “重点”是指每节教材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教材重点知识内容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紧扣重点,调整或改编教材(课本),确定哪些知识应该重点讲、哪些知识只需简略讲,然后再考虑如何教、用什么方法去教那些知识。由于有些重点知识比较枯燥,很难靠学生主动把握,若仅凭教师的讲授,学生又难以理解,也容易忘记。这时,教师不妨在重点处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激励学生带着问题、怀着探索的心态去探究。

     如“交通运输与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交通运输中的线”一节,涉及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编者力图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理解交通布局的基本原理。但教材受篇幅的限制,呈现出的是一串知识点,对案例的处理也是点到为止,有些学生很难把握。鉴于此,我从录像《丝绸之路》入手,将学生带入充满传奇色彩的交通情境中,引起学生对交通运输线路的悠远思绪。漫长而遥远的丝绸之路、从祖国内地通往西南边陲联系着汉藏人民友好感情的唐蕃古道、在我国大西南横断山区以运输茶叶为主的茶马古道、新中国成立后修筑的滇藏公路与川藏公路、雪域高原上蜿蜒行进的青藏铁路……一条条横亘古今、穿越时空的交通线让学生深深地感叹人类的智慧和伟大。这时我及时发问:“大家想过没有,从古到今,这些交通线的出现是偶然或随意的吗?线路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影响线路选择(形成)的因素是不是在变化呢?”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后又继续发问:“在古代,似乎自然因素更难克服,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克服自然因素的能力迅速加强,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什么呢?”……这一系列设问,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问”在学生认知的障碍处

      开启思维


      学生受知识储备不足和消极思维定式的影响,往往会在新知识的理解掌握上产生困难,生出疑问。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教材,潜心研究每节教材中到底哪些是新概念、新知识,哪些是旧概念、旧知识,新与旧是怎样联系的。只有分清了新与旧,掌握了新与旧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找准教材中学生认知的障碍处,并灵活巧妙地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对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讲授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通常情况下,课讲到一半的时候学生就集中不起精神了,难以真正体会太阳高度变化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对空间问题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理解,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以问题情境带动难点突破”的教学思路。

      学生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事实。因为自己生活的地方——武汉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由于思维定式,所以大家往往认为太阳始终在我们的南边。鉴于此,在分析完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后,我及时提出问题:“太阳能否从我们的北边升起呢?”这一问题在学生们之间引起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应该从东南方向升起,有人认为应该从东北方向升起,还有人认为应该从正东方向升起。此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积极引导,让他们自己说出理由。之后,我又让他们画出“二分二至日”时的太阳光照图,比较分析在不同日期太阳光照图中光线与地球经纬线的关系。通过讨论比较,学生们得出了正确答案:只要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武汉的早晨肯定日出东北方。最后我利用坐在教室北边窗户旁的学生为什么也用报纸将窗户遮住防晒的行为印证了学生们刚才讨论的结果,使难点问题得以突破。


      “问”在学生兴趣的共同处

      激发热情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着重点。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必须新颖别致,使学生“喜闻乐答”,在思考作答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如讲“气旋”时,若教师直接提问:什么是气旋?在气旋的控制下,天气状况如何?那么学生听起来就不太感兴趣,也就缺乏思考的热情。但此时若能穿插学生共同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提问,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在讲这个问题时结合《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设计把司马懿及其部下引至葫芦峪中,然后截断谷口,实施火攻。没料到,忽然狂风大作,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全部被浇灭,司马懿父子趁机杀出。诸葛亮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讲到这里,我提出问题:“上述故事中葫芦峪的降水真乃天意吗?峪中降水又是怎样形成的?请你绘图解释上述降水的成因。”就学生共同感兴趣的故事来设计问题,不仅会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还可以使学生在利用相关知识求解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冯青林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高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