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和谐幸福,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就“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作出明确部署。当前,我国有27.4万所幼儿园,4093万名在园幼儿。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落实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部分省市在小学1-2年级以“乐考”代替纸笔考试,形成了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发展的生动局面。“乐考”将素养教育融入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具有挑战的项目游戏中完成学业能力测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受到学生欢迎。与此同时,一...
河北省石家庄市前太保小学进行期末“乐考”,学生参加“拨珠天才”游戏。张晓峰摄/光明图片在湖南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一年级学生参加趣味闯关“乐考”活动。新华社发在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参加期末“乐考”后分享成绩。新华社发期末考试开始啦!山东省济南市东城实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们兴奋而紧张地来到体...
近期,2025年全国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面开考,各省份考试最晚持续到2025年1月中下旬,今年是艺考改革新政落地后的第二次艺考,今年艺考有哪些新特点? 覆盖六个科类 最晚持续到1月中下旬 按照艺考改革相关要求,各省(区、市)的省级专业统考已全面实现对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
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2024年10月9日至12日,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研招统考网上预报名,预报名时间为每天9:00—22:00。 温馨提示: 1.填写考生信息功能持续开通到10月28日,没填的考生不需要着急。考生信息在报名结束前都可以修改,请务必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体现了对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规律的深刻洞察与战略部署。从历史和世界范围看,科技创新突破的产生来自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归根结底要依靠教育。自主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
迈进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在建设教育强国宏伟目标指引下,如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一项核心议题。其中,中考作为基础教育育人链条上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深化中考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办好人...
教育评价改革,尤其是中高考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极为关注的课题。实际上,早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后,以此为核心理念的初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核心素养也相继颁布,并对各地中高考的改革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刚刚落幕的2024年浙江省中考为例,不仅采取了“统一+分项”的考试模式,而且...
大模型参加高考,能考多少分?近日,科技创新交流平台极客公园发布高考新课标Ⅰ卷大模型评测报告,在参试大模型中,GPT-4o以562分的成绩排名文科第一。参加评测的8款国产大模型中,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成绩是542.5分,其后依次是百度文心一言4.0的537.5分和百川智能“百小应”的521分。本次大模型高考评测与河南省考卷完全相...
图片源自“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果这是你当年中考时的作文题,你会如何下笔?6月24日,2025年北京市中考开考,语文作文题目一为“这样生活更健康”。题目看似寻常,却大有深意。让学生在中考这一特定场景下,结合自身经历思索健康的要义,既是对其健康认知的一次考查,也是一次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高考命题推出系列改革举措:突出立德树人导向,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难度,加强思维考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于2024年和2025年开展了面向全国高中一线师生的问卷调研,共有98147名高中教师和574202名高中生参与。其中,针对高考在价值观念引导方面是否发挥了作用的问题,超过81%的教师和超过73%的学生...
2025年高考,是新课标全面落地后的首次高考。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表示,2025年高考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课程标准命制,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高考试题是“测量工具”,也是教学“指挥棒”。实施新高考改革以来,一场...
每年高考结束,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往往是作文试题。放眼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从“全网喊难”的全国1卷,到上海卷充满思辨的“专”“转”“传”……高考作文越来越体现出对语文综合素质的要求,唯有平时大量阅读增加积累、锻炼语感,方能磨尖“笔杆子”,做出好文章。不少人学生时代都有过这样的...
作为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中的内容,“第二次呼吸”“极点”近日成为热词。这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很多运动爱好者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跑步没多久就感觉跑不动了,在球场上狂奔两个来回就气喘吁吁……但通过调整节奏、降低强度、激发斗志,一段时间后身体会重新获得活力,迎来顺畅自如的“第二次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