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蔚芬: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今年的高考试题,在立德树人和服务选才方面,体现得非常充分。试题材料的选择,具有时代性,贴近现实生活,试卷的形式稳中有变,体现了考查的灵活性。...
7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2024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评析。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宁指出,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有很出色的表现,试题的质量有很大的进步。王宁表示,第一,试题的时代性强。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对人文和科技关系的重视。人文关怀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人文素养也是推动...
高考首日,语文考了哪些内容,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鼓励青少年夯实知识基础,提高思维品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坚持铸魂育人,考查思维能力命题专家表示,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坚...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共6道。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另有北京、天津、上海自主命制3份。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高考语文作文试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力考查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
今年高考数学卷,重点考查哪些素养与能力?“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创新、重应用,突出考查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专家表示,试卷注重整体设计,很好地处理考试时间、试卷题量、试题难度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试题的思维量、计算量和阅读量。优化题...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共6道。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有哪些变化?体现出哪些价值特点?我们邀请各地语文名师,第一时间作出点评。(陈鹏)全国甲卷:交流汪锋(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全国甲卷的材料非常明确,指向的主题就是“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今天上午,2024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1342万考生迈入考场。刚刚,语文科目考试正式结束,人民网记者盘点了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李依环)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
图为江苏省徐州市睢宁高级中学高三学生为自己加油。编者按 2024年全国高考今日拉开帷幕。高考承载着为国选才的使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版推出特别策划,从高考科学命题,到各地“平安高考”护航行动,再到智能技术赋能阅卷工作,从不同侧面展现高考的新特点、新气象,以飨读者。高考是今天的热点话题,高考...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切忌盲目进补和过量饮用提神饮料,应保证睡眠、注意营养、适度运动。营养专家建议,越临近高考,越不要让孩子改变平常饮食习惯。...
高三学生参加趣味减压游戏。 新华社发 许传宝摄“我们对孩子没有要求呀,为什么他面对考试还是这样紧张?”“我也不想去想,但就是害怕自己这次参加高考会考得很糟糕,怎么办?”日前,一名今年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在父母的陪伴下,找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武雅娇,倾诉近日的焦虑。2024年高考即将来临...
图片源自“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果这是你当年中考时的作文题,你会如何下笔?6月24日,2025年北京市中考开考,语文作文题目一为“这样生活更健康”。题目看似寻常,却大有深意。让学生在中考这一特定场景下,结合自身经历思索健康的要义,既是对其健康认知的一次考查,也是一次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高考命题推出系列改革举措:突出立德树人导向,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难度,加强思维考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于2024年和2025年开展了面向全国高中一线师生的问卷调研,共有98147名高中教师和574202名高中生参与。其中,针对高考在价值观念引导方面是否发挥了作用的问题,超过81%的教师和超过73%的学生...
2025年高考,是新课标全面落地后的首次高考。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表示,2025年高考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课程标准命制,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高考试题是“测量工具”,也是教学“指挥棒”。实施新高考改革以来,一场...
每年高考结束,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往往是作文试题。放眼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从“全网喊难”的全国1卷,到上海卷充满思辨的“专”“转”“传”……高考作文越来越体现出对语文综合素质的要求,唯有平时大量阅读增加积累、锻炼语感,方能磨尖“笔杆子”,做出好文章。不少人学生时代都有过这样的...
作为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中的内容,“第二次呼吸”“极点”近日成为热词。这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很多运动爱好者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跑步没多久就感觉跑不动了,在球场上狂奔两个来回就气喘吁吁……但通过调整节奏、降低强度、激发斗志,一段时间后身体会重新获得活力,迎来顺畅自如的“第二次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