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共6道。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另有北京、天津、上海自主命制3份。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高考语文作文试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力考查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
今年高考数学卷,重点考查哪些素养与能力?“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创新、重应用,突出考查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专家表示,试卷注重整体设计,很好地处理考试时间、试卷题量、试题难度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试题的思维量、计算量和阅读量。优化题...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共6道。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有哪些变化?体现出哪些价值特点?我们邀请各地语文名师,第一时间作出点评。(陈鹏)全国甲卷:交流汪锋(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全国甲卷的材料非常明确,指向的主题就是“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今天上午,2024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1342万考生迈入考场。刚刚,语文科目考试正式结束,人民网记者盘点了2024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李依环)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
图为江苏省徐州市睢宁高级中学高三学生为自己加油。编者按 2024年全国高考今日拉开帷幕。高考承载着为国选才的使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版推出特别策划,从高考科学命题,到各地“平安高考”护航行动,再到智能技术赋能阅卷工作,从不同侧面展现高考的新特点、新气象,以飨读者。高考是今天的热点话题,高考...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切忌盲目进补和过量饮用提神饮料,应保证睡眠、注意营养、适度运动。营养专家建议,越临近高考,越不要让孩子改变平常饮食习惯。...
高三学生参加趣味减压游戏。 新华社发 许传宝摄“我们对孩子没有要求呀,为什么他面对考试还是这样紧张?”“我也不想去想,但就是害怕自己这次参加高考会考得很糟糕,怎么办?”日前,一名今年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在父母的陪伴下,找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武雅娇,倾诉近日的焦虑。2024年高考即将来临...
高考在即,考生们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奋笔疾书,这将是每位学子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为护航高考考生顺利度过人生一大关卡,请提高警惕,防止被以下骗局趁虚而入。 考前“真题” ■ 在高考前夕,不法分子会利用考生及家长的紧张焦虑心理,兜售“高考真题”、“绝密答案”,诱导受害者预付定金...
高考临近,很多家长都会非常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高考前,要注重哪些食物的摄入?因为紧张导致食欲不好,该怎么应对?人民网教育频道特别邀请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从营养学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高考期间应该如何均衡搭配饮食。范志红表示,高考期间最要注意的是食品安全。一是要避免细菌性的食物中毒;二是要...
高考临近,很多考生和家长可能会感到焦虑,压力大。应该如何减轻心理压力,应对考前各种紧张情绪?人民网教育频道特别邀请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肖雪,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考生应该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
6月10日,2025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过去4天里,高考试卷频频登上热搜。科技日报记者整理发现,和往年一样,今年的试题中同样出现不少科技元素。英语阅读介绍中国学者的科研发现,物理试题展示我国的“世界首个”,语文试卷以“令人惊艳”的方式应对人工智能热潮……前沿科技和人文关怀融合,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并重,在强调...
原标题:拓宽思考空间 鼓励个性表达2025高考命制了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共五道作文题。怎么写才对路?本报第一时间邀请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和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汪锋进行了点评分析。全国一卷:家国情怀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材料一反映抗日战争,材料二、三写于抗日战争期间。材料...
每年高考结束,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往往是作文试题。放眼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从“全网喊难”的全国1卷,到上海卷充满思辨的“专”“转”“传”……高考作文越来越体现出对语文综合素质的要求,唯有平时大量阅读增加积累、锻炼语感,方能磨尖“笔杆子”,做出好文章。不少人学生时代都有过这样的...
作为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中的内容,“第二次呼吸”“极点”近日成为热词。这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很多运动爱好者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跑步没多久就感觉跑不动了,在球场上狂奔两个来回就气喘吁吁……但通过调整节奏、降低强度、激发斗志,一段时间后身体会重新获得活力,迎来顺畅自如的“第二次呼吸...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2025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一卷、全国二卷两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坚持注重基础考查,着力思维赋能,彰显学科优势,促进学生成长,充分发挥高考的正向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