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举行。对于备受关注的考研报名人数,教育部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公布数据:438万,比上年度减少36万,下降约7.6%。这也意味着,2015年以来我国考研报名人数连续8年增长态势就此终止。考研报名人数缘何减少,释放了哪些新信号?“波动比例不到1/10,属正常范围”“出乎意料...
近期,各地陆续进入艺术类专业考试时间。20多个省份开启统考,一些省份部分科类考试结束。2021年,教育部启动了艺考招生改革,2024年是艺考改革全面落地的第一年。如何挤干艺考“水分”?艺考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新特点?“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文化课成绩不行靠艺考上大学...
日前,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举行,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起,新一轮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将首次按照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进行。新版目录对此前的学科目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整,对...
“我有考研的能力,但没有科研的水平。”“考研是种对应试能力的考察,但读研是种对综合素质的评估。”这些天,湖南湘潭一名研究生发布了一则视频,分享自己读研两个月来的感悟。相关话题“到底是读研难还是考研难”,引发了许多网友的讨论。 读研难还是考研难?这是媒体进行的议程设置,也是...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对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专家:考生不必过于在意,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这两天,北京考生将迎来2024年高考报名。 几天前,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公布了北京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时间。细心的人会发现,与去年相比,北京今年的高考报名时间提前了一周:今年的高考报名时间为2023...
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启动了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其中27个省份将在本周末拉开考试的序幕。备受舆论关注的报考公务员35岁及以下年龄门槛限制,今年多地有了变化,近年很多省区放宽了部分岗位的年龄限制。(红星新闻 2月21日) 其实,35岁左右正值事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1月16日发布关于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给出了2023年中小学教师、建造师、会计等资格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做好各项考试组织实施工作,积极推行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记者1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日前,教育部致函市场监管总局,经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审议,同意将质量管理工程(专升本)、质量管理与认证(专科)增补列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这意味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开考...
8日17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公务员招录笔试结束。 本次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考试当天共152.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1:1。 考试:152.5万人参考应届生占比高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8日发布的消息,本次国考在...
图片源自“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果这是你当年中考时的作文题,你会如何下笔?6月24日,2025年北京市中考开考,语文作文题目一为“这样生活更健康”。题目看似寻常,却大有深意。让学生在中考这一特定场景下,结合自身经历思索健康的要义,既是对其健康认知的一次考查,也是一次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高考命题推出系列改革举措:突出立德树人导向,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难度,加强思维考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于2024年和2025年开展了面向全国高中一线师生的问卷调研,共有98147名高中教师和574202名高中生参与。其中,针对高考在价值观念引导方面是否发挥了作用的问题,超过81%的教师和超过73%的学生...
2025年高考,是新课标全面落地后的首次高考。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表示,2025年高考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课程标准命制,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高考试题是“测量工具”,也是教学“指挥棒”。实施新高考改革以来,一场...
每年高考结束,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往往是作文试题。放眼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从“全网喊难”的全国1卷,到上海卷充满思辨的“专”“转”“传”……高考作文越来越体现出对语文综合素质的要求,唯有平时大量阅读增加积累、锻炼语感,方能磨尖“笔杆子”,做出好文章。不少人学生时代都有过这样的...
作为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中的内容,“第二次呼吸”“极点”近日成为热词。这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很多运动爱好者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跑步没多久就感觉跑不动了,在球场上狂奔两个来回就气喘吁吁……但通过调整节奏、降低强度、激发斗志,一段时间后身体会重新获得活力,迎来顺畅自如的“第二次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