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每一轮的复习过程中,学生会在各种专项练习、考试中出现一些做错的题目。这些题目是教学中的重要资源。让学生把复习过程中做错的题进行订正、收集、整理,形成错题集,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无数教师和学生的经验都证明,用好错题集的确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成绩。 目前在实际...
在高考复习教学中,各种模拟考试是检测和诊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试题则是重要的载体。整个高考复习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做错的题,很多优秀的教师提倡并指导学生形成错题集。但是教师和学生又该如何用好高考复习中形成的错题集,却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
近日,教育部部署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严格执行政策,严守工作纪律,规范录取行为,优化考生服务,确保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公平、...
高考复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查漏补缺、不断发现问题和错误的过程。在各种模拟考试和检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做错的题。如何对待错题成为很多教师和学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的最大困惑之一。本人结合从事化学教学的经验,从知识盲点、思维痛点、学习原点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让错题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关键基点。以错题定位...
学生在各种测验和模拟考试中,会出现很多错题。错题的出现,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在知识上的漏洞和能力、素养上的欠缺,而且可以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出错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好事,错误在平时充分暴露出来,高考时才能少出错。认清错题教学价值,锚定复习主攻方向对学生而言,高考复习...
在高考复习中,师生都应该充分认识错题的重要性,进而切实利用好、发挥好错题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为高质量的备考做好功课。下面,以语文学科高考复习中的错题为例,加以具体说明。错题是知识的盲区复习是对既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温习与重现,具有温故知新的作用。学生在复习中依然会反复出现错题,一定要分析原因:如果是...
错题是珍贵的复习资源。复习备考时,加强错题分析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科知识缺漏、培育分析问题能力、提升应试解答技巧等,实现有效增分的目的。正因如此,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重视错题整理研究工作。但从调研情况看,许多学生并没有在错题整理中获得理想的效益。究其原因,在于错题收集、应用不得法。下面围绕错题...
...
原标题:扭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趋同培养观念2023年12月23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图为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考点,考生在考试作答。新华社发(曹正平摄)“我们的目标是到2027年,两类学位分类发展实现格局性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近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
12月23日,2024年研究生考试开始前,大连理工大学考点的考生正有序排队入场。任亭钰 摄今天(12月23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正式拉开大幕。根据教育部考试安排,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于12月25日进行。报名人数三年来首降 400余万学子今日...
图片源自“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果这是你当年中考时的作文题,你会如何下笔?6月24日,2025年北京市中考开考,语文作文题目一为“这样生活更健康”。题目看似寻常,却大有深意。让学生在中考这一特定场景下,结合自身经历思索健康的要义,既是对其健康认知的一次考查,也是一次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
近年来,高考命题推出系列改革举措:突出立德树人导向,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难度,加强思维考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于2024年和2025年开展了面向全国高中一线师生的问卷调研,共有98147名高中教师和574202名高中生参与。其中,针对高考在价值观念引导方面是否发挥了作用的问题,超过81%的教师和超过73%的学生...
2025年高考,是新课标全面落地后的首次高考。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表示,2025年高考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课程标准命制,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高考试题是“测量工具”,也是教学“指挥棒”。实施新高考改革以来,一场...
每年高考结束,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往往是作文试题。放眼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从“全网喊难”的全国1卷,到上海卷充满思辨的“专”“转”“传”……高考作文越来越体现出对语文综合素质的要求,唯有平时大量阅读增加积累、锻炼语感,方能磨尖“笔杆子”,做出好文章。不少人学生时代都有过这样的...
作为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中的内容,“第二次呼吸”“极点”近日成为热词。这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很多运动爱好者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跑步没多久就感觉跑不动了,在球场上狂奔两个来回就气喘吁吁……但通过调整节奏、降低强度、激发斗志,一段时间后身体会重新获得活力,迎来顺畅自如的“第二次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