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 [教育时评]推动校内教育和校外治理“双提升” 日期:2025-02-19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探索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近年来,得益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得到了加强,全国20多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开展了课后服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 [教育时评]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在规范提升中推动人才培养 日期:2025-02-18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发文件,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校将为本科生提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该政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实际上,区域内高校之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并非新鲜事,近10多年来各地高校不断探索,促进了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北京为例,近年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

  • [教育时评]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日期:2025-02-18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战略蓝图和行动指南。科技支撑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重要特质。《纲要》指出,要全面构建创...

  • [教育时评]把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实落细 日期:2025-02-17

    近期,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贡献力量。不久前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专门强调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出“落实健康第...

  • [教育时评]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良好信息环境 日期:2025-02-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带来信息生产传播方式深刻变革,对青少年思想观念形成和塑造的影响日益显著。人工智能通过...

  • [教育时评]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 日期:2025-02-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把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数字时代如何更好推动教育发展,以教育数字化助力全面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是...

  • [教育时评]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日期:2025-02-1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贯穿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各环节,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生态。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

  • [教育时评]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筑牢教育强国建设基点 日期:2025-02-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其中,强大的民生保障力集中体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围绕筑牢...

  • [教育时评]系统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价值内涵 日期:2025-02-11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中央关心、群众关切和社会关注,将深化教育改革贯穿全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

  • [教育时评]用好假期后半程 为新学期注入能量 日期:2025-02-06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寒假也悄然过半。对于教师群体而言,这一阶段不仅是回顾过往、调适身心的关键节点,更是为新学期积蓄力量、规划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做好“充电者”:厚积薄发,精进专业。持续学习是实现个人成长的基石。寒假后半程,正是教师进行深度钻研、提升专业素养的黄金时段。教师可以围绕新学期的教学计划,系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年,强调“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

  •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效果,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形势...

  • 人工智能教育重在“学用结合”

    前不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构建常态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探索科学规范育人模式。其中,小学阶段以体验式课程为主,重在启蒙学生人工智能思维;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自身学习和生活;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

  • 强化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

    清明节期间,宁夏固原千名学生徒步百里祭英烈引发众多媒体关注。作为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众多师生参与其中,深刻体悟先辈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将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铭刻于心。可以说,一场百里徒步,就是一场极具实践意义的人生课堂。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时代使命。...

  • 积极推动优质本科教育挖潜扩容

    近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先后宣布本科扩招计划,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进一步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的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这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有序扩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