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职业学校是“差生收容站”?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现状的反思。曾几何时,“差生才去职校”“工人岗位低人一等”等诸多偏见和歧视,不仅将职业教育矮化为“托底选择”,更让广大职业院校学子背负沉重压力。当前,我国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不足3...
近日,教育部认定301个县(市、区)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其中6个市(州)实现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这彰显了从中央到地方党和政府推进幼有优育、促进教育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的坚定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规定:“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
近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教学合作模式正式拉开序幕。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岳麓山大学城高校学分互认、后勤共保、设施共用实施方案(试行)》,从政策层面为高校资源互补融合夯实了制度保障。修学分是大学生活的“规定动作”,而“学分互认”无疑打破了惯有方式。跨校选课为学生提...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产品的“热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产品可能引发的青少年过度依赖、思维僵化以及价值观误导等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人工智能产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定制对话、即时回复和持续优化等功能满足了用户情感需求。基于大量真实文...
2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学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便引发不少关注。其中,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大力开展学生“班级赛”、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机制等8条举措被称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八条”。许多网友笑言:“体育老师的春天要回来了。”这几...
选课,可以说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一些课程给分友好,“选到就是赚到”;部分课程则可能让一些学生直呼“选课不对,努力白费”。如今,紧盯“性价比”,成了不少大学生的选课标准。每位同学都有选择的自由,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内,计算学习的投入产出比,无可厚非。但是,课程选择如果不考虑自身的真实兴趣和成长需要,...
每年开学季,假期作业“赶工潮”都备受关注。据媒体报道,开学前夕,不少地区学生和家长各显神通,上演了寒假作业“赶工大片”。除了家庭协作组、托管班等传统办法外,今年又新增了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对于假期赶作业,家长的科学引导至关重要。表面上看,这是对任务完成效率的追求,实际上却是对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长...
日前,教育部印发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包括学籍建立与更新、学籍变动管理、保障措施等五章30条,充分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对学籍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每年开学季,假期作业“赶工潮”都备受关注。据媒体报道,开学前夕,不少地区学生和家长各显神通,上演了寒假作业“赶工大片”。除了家庭协作组、托管班等传统办法外,今年又新增了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对于假期赶作业,家长的科学引导至关重要。表面上看,这是对任务完成效率的追求,实际上却...
日前,教育部印发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包括学籍建立与更新、学籍变动管理、保障措施等五章30条,充分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对学籍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学籍是学生在学校就读的身份标识,相当于学生的“身份证”,凡在依法依规设立学校就读的学生均须建...
暑期将至,不少小学改变了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一、二年级进行“乐考”。如北京小学创设生活化的游园场景,查字典、看拼音得门票、游船登塔……让孩子们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真问题;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塔口小学举行了以“学无‘纸’境,快乐童年”为主题的趣味闯关活动,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挑战中展示学科素养。“...
最近,用中性笔制作“笔枪”在中小学生群体里逐渐流行,社交平台上常能见到这类“教学视频”。从耍“笔刀”、养“臭水”,到做“笔枪”、打“针筒”……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不一样的校园玩具成为“小孩哥”“小孩姐”的心头好。然而,一些校园玩具常因玩法不当引发意外事故,其中暗藏的安全隐患,让许多...
【关键词】家庭教育【事件】湖北武汉市光谷第四初级中学的“亲子默契大挑战”现场,一个问题引发了不小的触动。面对“全家最常一起做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少人的答案是“玩手机”“吃饭”,仅有少数回答“运动”“旅游”。这样的回答,让不少人开始反思家庭教育的“含金量”。【点评】...
随着数字技术革新,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5月20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AI与教育》栏目刊发文章《AI与教育深度融合——扬长避短,以“激发人的可能性”为追求》一文,引发笔者共鸣。当前,未成年人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兴趣显著,并逐步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主要使用群体。...
高考后,考生和家长都特别关心志愿填报问题,除学校、学科和专业状况、所在城市等因素外,专业修读年限及毕业生未来去向也是热议话题之一。在近期教育部公布的专业调整信息中,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49所高校将部分5年制专业的修业年限调整为4年、一些大学对于新入校本科生实行全员贯通式培养,书院制改革也在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