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 [教育时评]打造更多小而美的共享自习室 日期:2025-01-17

    几张书桌、数盏灯光,三四十平米的自习室里,每一个座位都非常抢手,白天有妈妈们和备考、创业青年的身影,放学后还有许多中小学生和热心帮忙辅导的退休老同志。近来,在北京、南京、河南、湖南等地悄然出现各类共享自习室,虽小却美,就像冬日里的“最暖”风景,越来越多地成为社区居民的日常“打卡”...

  • [教育时评]协同探索使用AI的边界 日期:2025-01-15

    最近,复旦大学教务处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提出“六个禁止”,引发讨论和关注,被称为“全球最严AI新规”。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迭代升级层出不穷,探索实践不断深化,对学生成长、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前沿创新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 [教育时评]探索智慧体育 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日期:2025-01-14

    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超过两小时,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在2024年体质健康双达标抽测中优秀率达到了91.3%。近日,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虹桥小学,在体育教学中融入AI智慧体育设备,借助科技力量让学生享受到高质量、个性化的体育运动的经验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入推进,很多地区和学...

  • [教育时评]对大学“水赛”说不 让竞赛回归育人初衷 日期:2025-01-14

    近期,寒假将至,大学生空闲时间多了起来,有媒体报道,一些含金量低、组织松散的竞赛,向学生发出“邀请”:“随手拍张照,参加就有奖”“春节前投稿就有奖”。如此语境下,本该严肃公正的赛事、角逐激烈的奖项,俨然成了打卡促销活动。唾手可得的奖项背后,是某些机构盘算好的“生意经”。被他们精准...

  • [教育时评]成为好的父母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日期:2025-01-14

    近日,杭州市某中学新一期智慧父母研修班开营,不大的教室内坐满了近百名家长。来听课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每周三下班后匆匆赶来。焦虑无处安放的家长们,希望在父母班里找到“解药”。这个研修班又被称为父母“速成班”,“速成班”的火热,充分反映了家长对育儿知识的强烈渴望。然而,在这股热潮背...

  • [教育时评]以法治助推研究生教育量质齐升 日期:2025-01-14

    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正式实施。这是自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制定实施以来,我国学位法律制度的首次全面修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加速普及且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不断攀升,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学位法的制定实施,为下一阶段推动高等教...

  • [教育时评]发展新质生产力,职教大有可为 日期:2025-01-14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具有“思政引领力”。围绕这一话题,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对此深有感触。思政课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锻造好思政课是增强思政引领力的重中之重。“大思政课”是办好思政课理念的...

  • [教育时评]通识教育如何“有益又有趣” 日期:2025-01-13

    如何分辨音乐人谱写的乐曲与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通过输入提示词,人工智能会怎样进行扩散和降噪,生成更符合需求的图片?”在浙江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上,一系列既前沿又有现实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们感叹“有益又有趣”。优秀的通识课,常常能超越课堂、跨越校园,火爆出圈:中国人...

  • [教育时评]让人工智能教育的雨露惠及更多孩子 日期:2025-01-1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顺应教育数字化变革潮流,提升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竞争力,教育系统正在积极求变。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要求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并明确了中小学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和...

  • [教育时评]把好儿童文化产品监管关 日期:2025-01-10

    近年来,儿童文化产品中存在的暴力、庸俗等内容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如何净化儿童文化产品内容,确保儿童不受到不良内容的污染和侵害,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近日,中国儿童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4)》。报告以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和相关权威机构调查数...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劳动教育不能只晒不做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现实中,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的老师照本宣科、以教代劳,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有的学校课后作业流于形式,学生只需“摆造型”,家长拍照打卡、应付了事。部分学校劳动教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引人担忧。自2022年秋季学期劳动教...

  • AI时代,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就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指出:“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工具和方法。另一方面,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启智、心灵的培养,不能丢掉对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AI时代,教育将迎来巨大变革,但是,无论如何变化,...

  • 张桂梅一封信,何以感动千万人

    近日,云南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写的《致毕业生的一封信》再次刷屏网络。全文只有几百字,但情真意切、字字珠玑,读后令人为之动容。字里行间,寄托的不只是一位师者对学生的殷切期待,更有对教育理念的诠释以及人生价值的思索。高考是人生的一次大考,相信每一位亲历者都有难忘体验。有等待结果的忐忑,有回首寒窗苦读的感慨...

  • 锚定青春航向,驶向广阔未来

    为何选择核动力研究?因为要“把个人才智融入强核报国”。为何投身西部建设?因为“我感到很光荣”。…………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个人家庭,亦事关国计民生。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抢抓离校前促就业关键冲刺期,深入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据统计,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

  • 积极拥抱AI,造就“数智工匠”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深刻影响产业格局和人才需求。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迎来了机遇与挑战。职业院校当以积极的行动力,拥抱AI、深化数智化转型,进行全方位探索。职业教育的专业数智化,重点要培养学生运用AI工具解决复杂场景问题的能力。例如山东理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