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 [文化观察]柳鸣九谈莫迪亚诺:法国新寓言派最杰出代表人物 日期:2014-10-14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资料图)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9日北京时间19点准时公布,本次获奖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他是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在其授奖词中写到:2014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 [文化观察]诺贝尔文学奖属于沉心阅读的人们 日期:2014-10-14

    201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奖于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这一奖项。此前博彩公司传出的最热门选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又一次成为诺奖陪跑员,而排在第二位的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虽然与诺奖无缘,却赢得了更大关注度。一年一度的诺...

  • [文化观察]回顾曾获诺奖的15位法国籍作家 日期:2014-10-14

    10月9日晚,法国著名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摘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他被法国评论界誉为是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著名法语翻译家柳鸣九在接受人民网文化频道记者采访时认为,莫迪亚诺是法国新寓言派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欧洲向来是诺贝尔文学奖获...

  • [文化观察]短诗《大雨》、神曲《等到烟火清凉》爆红网络 日期:2014-10-10

    什么样的诗和歌会吸引人?微博上或许给出了新的答案:越神越好。这两天,一首短诗《大雨》在网上火了,如果说这首诗爆红的原因是应景,且颇有几分幽默。那另一首走红的歌就显得十分神,歌词只有八个字,无限循环。对于它们的走红,网上热议不断,有人叫好,...

  • [文化观察]阅读经典作品应先找到阅读的位置 日期:2014-10-09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阅读经典作品,你得确定自己是从哪一个位置阅读的,否则无论是读者或文本都会很容易飘进无始无终的迷雾里。今年是曹禺先生的经典剧作《雷雨》发表80周年,5月到7月间,有3个不同版本的《雷雨》上演。面对《雷雨》,创作者可...

  • [文化观察]韩寒出新书是要告别作家圈? 日期:2014-10-08

    随着处女电影《后会无期》的面世,最近韩寒又被严重关注了。本周,他的新书《告白与告别》一举登上了销量排行榜。 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就在《后会无期》即将上映的前2天,磨铁出版公司负责人沈浩波才神秘兮兮用微博宣布韩寒有本名叫《告白与告别》的书将与...

  • [文化观察]韩寒郭敬明等80后导演亮相:能否握好接力棒有待时间证明 日期:2014-10-08

    时隔一个星期,《小时代3.0刺金时代》、《后会无期》前后脚上映,无疑成为近期暑期档里最火热的话题。同为80后,同为作家跨界当导演,同样首日票房过亿,年轻人拍、年轻人看的新现象似乎渐成气候。 事实上,这种风生水起早已显露迹象。自今年1月至今,田羽生...

  • [文化观察]韩寒《后会无期》:把理想与情怀消解于段子 日期:2014-10-08

    汽油车是不能加柴油的,这样的常识,如果不是放在特殊的语境下,很难让人发笑,但在韩寒的《后会无期》中,出自贾樟柯客串角色口中的忠告,是该片最大的笑点之一。 由反常识和词语错位构成的段子式幽默,是《后会无期》的最大特征,延续了韩寒博客时代的写作...

  • [文化观察]《后会无期》拥抱消费主义大时代 日期:2014-10-08

    从市场运作和内容呈现来看,韩寒跟郭敬明似乎没有本质区别。 《后会无期》里那些絮絮叨叨的画外音和平淡、支离的叙事几乎让人想起王家卫,影像调性和角色设定虽然不同,但极端个人化的文艺风格如出一辙,要么很喜欢,要么很不喜欢,几乎没有骑墙的余地。当然...

  • [文化观察]当古典诗词遇上科学…… 网友感叹“神契合” 日期:2014-09-27

    古典诗词居然能和科学术语相印证?听上去有点扯,但在较真的果壳达人眼里,这并不能算是牵强附会。果壳网友N维空间专门开帖,让内心闷骚的学术宅们一一罗列古典诗词与科学术语相印证的案例,网友回复里筑起的高楼俨然是张语文和物理混搭的考卷。水平不流,人...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为孩子创造一种面向未来的阅读

    2025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人工智能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而是伸手就能够到、拿来就可用,这对人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于少儿阅读来说,影响可以说极为深远。在巨大的思维碰撞下,孩子们还要不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成为摆在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面前的问题。先来看要不要阅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类似“不用辛苦读书...

  • 今天,我们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童书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如果要送给孩子一份礼物,你会送什么?一顿美食?一次旅行?……或者,一本书?不妨挑一本童书吧!每年,我们都有上万种童书面向市场。孩子们喜欢读什么?我们应该给他们读什么?这是少儿阅读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听听孩子们怎么说,看看童书从业者有什么建议。逗你笑惹你哭也让你沉...

  • 今天,更需要深度阅读

    在AI用一分钟就能总结一本书的今天,有多少人还在阅读,并以相对传统的方式阅读?这是一个严肃问题。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有媒体针对短视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以“世界读书日,可以不读书吗”为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7.9%的受访者表示每月会读完1~2本书,65.3%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AI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月阅...

  • 全民阅读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穿汉服,读古籍,别有韵味”“我能在沉浸式图书馆里泡一天”“最近喜欢上了AI辅助阅读”……如今,全民阅读有了更多“打开方式”。今年4月23日是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网友们晒出自己的书单,分享AI时代的阅读新体验。主题活动精彩纷呈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连日来,各地举办精彩纷呈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 AI能代替你阅读吗

    信息爆炸的当下,高校学生的阅读场景正经历着颠覆性变革——借助AI工具,他们不仅可以快速拓展通识阅读知识面,还可以轻松完成课堂上的深度思考作业,不用翻开书页就能知晓大致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中,高校学生如何利用AI工具更好阅读?AI辅助阅读是否会导致思维依赖?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高校学生应该如何阅读?4月23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