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特殊的机缘,应该向有恩于我的师辈表达感激与铭记的时候,我就从内心自然流淌出文字,结成文章。如此连续不断20余年,积累了不少记录师辈其人其事的篇章,原本未想到要作为一本书出版,但有件特殊的事改变了我,生成了一定要出一本书的想法。2007年,某省教育厅的几名工作人员得知我长时间做...
《讲给年轻人的北大人文课(第一辑)》王博 吴晓华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未名湖,一湾未名而有名的湖,印证着一代青年在湖光塔影中对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追求;滴水湖,一湾滴水而流深的湖,吸引了一批青年在塔吊林立中感受开放和创新。从未名湖畔到滴水湖畔,从大师之园到年轻之城,“北大滴...
《大中华大人物·驾宝船下西洋的使者——郑和》村凡 舒春 著 刘向伟 绘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郑和,我们在小学课本里学习过,他是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600多年前,郑和统率着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28年间7次下西洋,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航海壮举。梁启超曾盛赞:“全世界...
马克思曾经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我观察和参与了数百名学生的成长过程。在我看来,青少年的成长实际上是不断扩展社会关系,并且学会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关系数量的变化不是线性的、匀速的。在以核心家庭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青...
我是一名刚带完高三毕业班的教师,学生们完成了中学阶段为理想的奔赴,开始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他们有的进入师范院校,准备以后走上三尺讲台;有的光荣地迎来了“运-20”飞机,踏上飞行学员的第一步;有的顺利考入警校,立志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警察……分别之日,我们没有流泪,只有满满的幸福与感恩。...
从满怀憧憬和学习热情踏入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到越来越多的孩子抵触、厌弃学习,这样的现象在中小学并不少见。如何保证每个孩子在学习途中不掉队?如何帮助孩子持续保持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如何支持孩子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如何使那些似乎天生弱势的孩子也能获得良好的自主发展?这些无疑是困扰无数...
《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训释》黄灵庚 著商务印书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精髓。这些思想智慧和文化精髓,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古代文献传承下来的。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俞国良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说到“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界自然而然会想到中国人民大学的俞国良教授。2002年,我刚刚踏入研究生大门时,就跟随他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近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俞国良教授新作《心理健康教育研...
从课程的顶层设计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以目标为导向,经过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教学内容活动化等过程。其中,教材内容教学化是许多教师遇到的一大拦路虎,教师除了要具备必需的文学解读能力,还要能恰到好处地进行教学视域下的文本解读,将文学解读结果经过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三张...
李宇明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著名的语言学家,曾先后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语信司司长和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宇明教授从事研究生教育35年,桃李满天下。《学术就是传承——我与导师二三事》收录了他的学生们书写的百余篇师从老师学习的经历和感悟,描绘了这个学术大家庭里启人深思、值得...
《家庭教育》(第二版)陈鹤琴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启航:从“我”到“我们”的蜕变向教育家学习,做更好的父母—— 一句话、一个行动、一串阅读故事,阅读涟漪荡漾,一群爱阅读的书友携手走过2024年度中国教育报陈鹤琴《家庭教育》21天共读活动。结营仪式上,一位书友说:“...
随着DeepSeek等AI工具的普及,基础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会改变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将重塑教育的组织形态。在我看来,这一改变深刻印证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中的一个论断:“在知识社会中,创造绩效的不是个人,个人是一个成本中心,而不是绩效中心;创造绩效的是一个组织。”在知识可...
《学习者的隐秘生活:让课堂学习看得见》[新西兰]格雷厄姆·纳托尔 著宋其辉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段时间我读了新西兰学者格雷厄姆·纳托尔的《学习者的隐秘生活:让课堂学习看得见》(以下简称《学习者的隐秘生活》)一书,更加清晰了“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发生”这一基本准则。以下大致从三个...
教师的成长到底与什么有关?教师的精神发育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什么触发了他在教育之路上的觉醒?是一个人?一本书?还是一段故事?各家因人而异,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定有一个特别的“原因”。诚然,若从这个意义上来了解朱胜阳老师和他的这本《写作照亮教育之路——一个草根语文教师的突围》(...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桃源小学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新意迭出的语文教改活动。他们本着“真学语文”的理念,把孙建江的微寓言作品集《一念一句》(人民文学出版社)遴选为读写材料,在文学阅读、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以及跨学科学习等多个维度上进行集体备课、授课。《一念一句》是一部语言精美、意蕴丰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