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 [文化观察]让孩子回归阅读的专注与沉浸更重要 日期:2025-04-22

    今天,科技飞速发展,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浅阅读盛行,知识似乎“唾手可得”。面对碎片化、影像化阅读的考验,孩子们如何才能保有聚精会神、细细品味的深度阅读能力?我们该如何守护那份属于阅读的专注与沉浸?在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采访师生家...

  • [文化观察]数字中文建设的关键是相关人才培养 日期:2025-04-09

    前不久,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旨在促进数字中文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提升语言文字服务数字教育、数字科技、数字文化、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的实际能力,推进语言文字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字中文作为语言文字与信息技术结...

  • [文化观察]博物馆如何提高“科学含量” 日期:2025-03-12

    河南自然博物馆展厅。左冬辰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自然博物馆就是实现科学普及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伴随着近年持续的“博物馆热”,我国自然博物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不仅公立博物馆在继续发展壮大,民营博物馆也开始兴起,博物馆事业...

  • [文化观察]引导研学旅游规范健康发展 日期:2025-03-10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的解读发布。重点内容包括注重研学旅游正向引导、丰富研学旅游资源供给、发挥研学旅游标准引领作用、制定推广研学旅游合同示范文本、强化研学旅游安全管理、防范出境研学旅游风险、加强研学旅游市场监管、培育研学旅游专门...

  • [文化观察]为这张彰显文化自信的中国名片自豪 日期:2025-02-27

    《哪吒2》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代表。它用一个脱胎于中国传统神话的人物形象与故事原型,打动了当代观众,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电影的造型文化上,《哪吒2》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表达体系。它一改“中国动画学派”重在传承的素朴之风,通...

  • [文化观察]讲好压岁钱背后的文化内涵 日期:2025-02-19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家长们纷纷行动起来,将孩子收到的一笔笔压岁钱存进银行。据媒体报道,一些ATM机还因扎堆存款而“吃不消”,出现了无法继续存款的情况;也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存钱,一些孩子还主动要求拥有属于自己的银行卡。关于压岁钱的管理和归属,近些年来成了节后热门话题,这是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后才有的“幸福...

  • [文化观察]《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日期:2025-02-19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频频刷新纪录,成为全民话题。继此前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后,截至2月18日,《哪吒2》以超过123亿元的累计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票房榜第八名,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从教育视角看,《哪吒2》以神话外壳包裹的教育内核,直击家庭教育...

  • [文化观察]《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日期:2025-02-19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频频刷新纪录,成为全民话题。继此前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后,截至2月18日,《哪吒2》以超过123亿元的累计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票房榜第八名,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从教育视角看,《哪吒2》以神话外壳包裹的教育内核,直击家庭...

  • [文化观察]以文化人,让孩子领略传统之美 日期:2025-02-11

    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春节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强文化认同、培养思维能力和拓展文化视野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且应该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精神养料。如何在学科教学、各类活动中充分发挥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作...

  • [文化观察]作家笔下的多彩年俗 日期:2025-02-05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新生、复苏、春之将至、欣欣向荣等美好寓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寄托。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往往喜欢围绕春节写下动情文字。在笔者主编的《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一书中,一批作家用他们的笔触勾勒出多彩的年俗。李约热笔下的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好好吃饭”何以让毕业生破防(文化只眼)

    又是一年毕业季。每到六七月份,各种别出心裁的毕业仪式为校园生活画上精彩的句号,已成为当代校园文化的亮丽景观。从恩师前辈的殷殷嘱托,到或整活搞怪或精致温馨的合影、视频,即将踏入社会奔赴山海的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为多年象牙塔生涯留下纪念。纵观2025年各大高校的毕业致辞,有深圳大学校...

  • 网络文学:时代发展的精神回响

    近日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24)》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网络文学作品总量超过3300万部,全年新增作品200万部,同比增长7%。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占网民规模的51.9%,成为最具全民性特征的文学样式。2024年主要网络文学平台营收规模约440亿元,网络文学年度新增各类改编授权数量总计约3万项。中国网络文...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浙江杭州西湖断桥边,总能遇见游人拿着课本比对景色;四川剑门关售票处前,总能听到游人背诵《蜀道难》的声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很多人的文化情结。课本里的古迹如群星璀璨,目之所及不只是纸张和铅字,而是中华文化的具象化。课本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课文和配图往往是我们接触文化、走近文化的重要途...

  • 这届毕业展“画风不一般”

    祷(油画) 安 琪作网络图片 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展进入尾声。今年各大毕业展上最“出圈”的作品,莫过于四川美术学院一幅名为《祷》的油画。这幅画以现代符号解构经典圣母形象,被网友称为重庆人自己的“蒙娜丽莎”。一件艺术品的走红有诸多因素,回到作品本身,油画《祷》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方...

  • 毕业展“破圈”的启示

    从中央美术学院的“逐光而行”到中国美术学院的“七十二变”,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科融合”到四川美术学院的“开放的六月”……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各大美术院校的毕业展如约而至,纷纷从高校走向社会,成为一个个公共文化空间,给社会各界带来视觉的美感与思想的共振。本来,毕业展只是一个正常的教学环节,用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