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 [文化观察]博物馆小文创里有大文化 日期:2024-10-16

    焦海洋 绘 “一串西蓝花、一串白菜……您的菜要煮脆一点吗?辣度要多少?”“脆一点,多放辣!”国庆假期,来甘肃旅游的不少年轻游客惊奇地发现,常在麻辣烫店铺前听到的对话,却出现在了甘肃省博物馆内。据国家文物局统计,今年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博物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旅游必...

  • [文化观察]网络中国节|古今同心,敬老惠老 日期:2024-10-11

    从古至今,孝道传承,惠老政策更是不断进步与完善。古有养老礼制,今有多维度的社会保障体系。值此重阳,让我们一起关注和支持惠老政策,传递温暖与关怀,给长者们更多的幸福与保障!( 冯云慧 刘洪侠 陈维赫)...

  • [文化观察]善用数字技术 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日期:2024-10-11

    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注重养生的年轻人将“五音疗法”推上热榜,越来越多的音乐播放平台也出现以“五音疗法”为名的民乐乐曲合集。民乐与中医药的结合,被网友取名为“电子中药”。随着年轻人对国潮的喜爱逐渐加深,在音乐领域,民乐玩出了新花样。由演奏者和人工智能虚拟人协同演绎的“二胡+交互电子音乐+人工智能”音乐作...

  • [文化观察]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深闺”服务社会 日期:2024-09-24

    在当下的文博热潮中,一些藏身高校的博物馆颇受关注。它们以大学学科特色为依托,承载着某一领域的专业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其中一些馆藏精品更是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华文明史中不可小觑的宝贵财富。在江苏南京,51所高校中竟“藏”着67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近日,记者走进南京部分高校的博物馆,带你聆听文物背后的...

  • [文化观察]让博物馆和观众“双向奔赴” 日期:2024-09-23

    刚刚过去的2024年暑期,探索历史文化的深度游、研学游备受青睐。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暑期国内博物馆的参观人次同比呈现两位数增长,博物馆门票预订量跃居景区第一。文博热,反映了人们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需求,体现了人们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截至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6833家,位居世界前列。国家文物...

  • [文化观察]非遗手编,“玩”转指尖 日期:2024-09-20

    如果说有一种艺术可以通过绳线在指缝间来回穿梭而承载悠悠古韵,那么这种艺术一定非“手编”莫属。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引领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触摸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的律动,是我研究这门艺术的初心。非遗手编是以绳、草、竹、藤为媒介的一种传统编结手工艺。作为人类最古...

  • [文化观察]做有文化的木书签 日期:2024-09-20

    木属东方,承载文明。木艺品是人类面对大自然馈赠最好的感恩,匠人们将木头最原始的纹路精心打磨,最终成为伴随人们生活的美好伴侣。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书签是穿行于书中的精灵,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内涵。一木方寸间,浓浓手作情。在木艺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沉浸在书签的世界里,赋予木...

  • [文化观察]让博物馆“有热度”更“有温度” 日期:2024-09-18

    【关键词】博物馆延时开放【事件】7月初,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明确重点场馆、热门场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策划云展览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观众暑期参观需求。国家自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多个热门博物馆都实施了延时开放政策。伴随政策落地,各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不少地区的博物馆...

  • [文化观察]弘扬中秋文化 滋养家国情怀 日期:2024-09-17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蕴含着阖家团圆、国泰民安、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美好寓意。千百年来,当“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大江南北、神州上下,到处是亲友团聚、举杯畅饮、赏月吟诗的温馨场景。亲情共月色而愈浓,友情伴月光而显辉,中秋节因美好的寓意而深入人心,成为传统节日...

  • [文化观察]用好科技场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 日期:2024-09-12

    近日,媒体报道了暑期科技场馆“热”的现象。今年暑期以来,中国科技馆等多家科技馆参观人数屡创新高,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越来越浓厚。科技场馆为什么这么“热”?关键原因是青少年正处在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阶段,科技场馆为其打开了探索奇妙世界的大门,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数字中文建设的关键是相关人才培养

    前不久,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旨在促进数字中文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提升语言文字服务数字教育、数字科技、数字文化、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的实际能力,推进语言文字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字中文作为语言文字与信息技术结...

  • 博物馆如何提高“科学含量”

    河南自然博物馆展厅。左冬辰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自然博物馆就是实现科学普及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伴随着近年持续的“博物馆热”,我国自然博物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不仅公立博物馆在继续发展壮大,民营博物馆也开始兴起,博物馆事业...

  • 引导研学旅游规范健康发展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的解读发布。重点内容包括注重研学旅游正向引导、丰富研学旅游资源供给、发挥研学旅游标准引领作用、制定推广研学旅游合同示范文本、强化研学旅游安全管理、防范出境研学旅游风险、加强研学旅游市场监管、培育研学旅游专门...

  • 讲好压岁钱背后的文化内涵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家长们纷纷行动起来,将孩子收到的一笔笔压岁钱存进银行。据媒体报道,一些ATM机还因扎堆存款而“吃不消”,出现了无法继续存款的情况;也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存钱,一些孩子还主动要求拥有属于自己的银行卡。关于压岁钱的管理和归属,近些年来成了节后热门话题,这是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后才有的“幸福...

  •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频频刷新纪录,成为全民话题。继此前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后,截至2月18日,《哪吒2》以超过123亿元的累计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票房榜第八名,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从教育视角看,《哪吒2》以神话外壳包裹的教育内核,直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