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老师来说,刚开学要忙的事情很多,怎么给孩子收心、座位如何安排,第一节课怎么上......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新学期,新合作,怎样亲切严肃地和学生们共同协商达成契约?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些班规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老师在班级管理...
优质学校群建设,以深化区域内校际联动发展为核心,注重在加强校际改革内容的积极分享与互动交流、挖掘和彰显学校自身发展潜能与内在优势的同时,逐渐改变传统以单个学校为主体的、孤立式的优质学校建设方式,转换过度竞争所形成的封闭式的区域学校发展样态...
做真教育是无数教育家和教育实践者对理想教育的追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从教育目的角度追求真教育。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阶段,还有很多学校在探索回归本真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
《人以道聚,道以人弘我办读书会的故事》(《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17年9月25日)发表后,获得了师友们的诸多关注。一些朋友问我,怎么组织读书会?我的回答是,人以道聚,人们之所以愿意参加读书会,不仅因为经典本身的魅力,还因为读书会可以帮助人们建立...
课程资源是指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它是保障课程顺利开发的材料来源,包括形成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的直接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也包括促成课程评价和改进的各种因素。可以说,课程资源对园本课程开发起着...
记得2000年春节后,我当时所在的学校承担了北京市化学教研的任务,四位老师要上研究课,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一节,我在高三。教学校长对我说:罗滨,你要上一节21世纪的课。21世纪的课什么样?我问了很多人,但没有人能回答出来。抓狂多日...
摘要: 学生差异有着重要的教育意蕴:在教育理念上,要尊重学生差异;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要利用学生差异;在教育目标上,要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当前基于学生差异的学校变革,还属局部的、自发的尝试;变革尚未在文化、组织层面发生;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
小课题研究,即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由教师个人或几名教师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进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到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教学研究行为。 小课题,...
如果将学校比作一个人的话,教研组和年级组就好比人的两条腿,两条腿需要一样长,一般粗,才能健步前行。抓好教研组、年级组的建设,是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当下,部分学校教研组的意义与功能在逐步弱化,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学校,或者是人数比较多...
一次常规测验时,我所教班级的30名学生中有7名不及格。这样的成绩在外人看来也许很糟糕,但是和上一次相比,这几名学生也算是正常发挥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7名学生的头上都扣着沉重的差生帽子。据了解,他们在其他学科学习中也和不及格结下了不解之缘...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成为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生涯教育体系,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选择、主动适应变化入手,实现个体需求与国家需求的一致与统一,是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从培养供给体系的角度看,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三大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将非遗资源融入学校美育实践,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美育素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重要渠道。非遗资源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非遗彰显了民族智慧和历史文明,其积极健康的文化元素和人文场域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承 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4月23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AI与教育》栏目刊登《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师数智素养不可或缺》一文,深度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引发了笔者的强烈共鸣。近期,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要...
作者:朱旭东 徐沛缘(分别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全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也深刻地影响到教育领域,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其专业发展应该与时代进程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