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付传姝,教育部付传姝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干部培训中心客座教授、正高级教师。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党总支书记。曾获全国优秀校长、全国基础教育校本教研拔尖人才、新疆“天山英才”、新疆德育科研双十佳个人等称号。多次荣获国家...
人物介绍 张蜀青,理学博士,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993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广州市执信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及学科组长。2023年8月作为人才引进,在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工作,任教高等数学、数学教育等课程。近年来在核...
符永平在上示范研讨课。(资料图片) 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是学生的高质量学习。要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必须解放学生的创造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的内驱力和好奇心是解放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走神。其中一个重...
在日常教学研讨活动中,常听到大家谈论名师的教学风格问题。一些青年教师也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么,风格是什么?教学风格又是什么?当我们在谈论教学风格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风,本义是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引申有表现在外的...
作文指导课《一件小事的启示》(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执教者:江伟英 江伟英(资料图片) 江伟英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小学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首批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首批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016年入选...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初中部三楼(6)班教室里,学生们都闭着眼睛,静心凝神地聆听。教师正在声情并茂地朗读朱自清的《背影》。当教师充满感情地读完课文后,学生们睁开眼睛,开始了热情洋溢的分享,或讲述故事的梗概,或抒发对重要片段的感慨,或交流内心的感...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观察,让我笃定了一个认识,不同的教室母语课程,带给儿童的母语学习体验和收获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可以用判若云泥来形容。 与大多数语文教师一样,从成为一名语文教师的那天起,我就在不断地建构和更新着自己的课程理解,不断探索具体教...
教师在具备教学意识的同时,还须具备课程意识,在关注教学效率的同时关注教学价值。教师需要回到课程的逻辑起点去反思三个基本性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和如何学。 牛献礼 牛献礼 北京市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曾获全国小学数学第四届优质课评...
百色市中华小学 黄秀英 工作坊成员:赖惠琴 黄丽华 陆玉宁 程春葵 李 娜 罗少杰 编者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他倡导热爱儿童,不压抑儿童个性,在教育中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主张把...
混合式学习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与整本书阅读的属性相契合。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整本书阅读贯穿必修任务群,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也做出较为清晰的规定。整本书阅读也自然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关...
教学反思是一条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超越的攀登之旅。在教师成长道路上,我经历了数字化地理教学的三次转变。转变1:设计维度由盯着资源到思考课堂教与学的融合2007年,我担任七年级年段长,每天都要到教室、功能室等场所巡查管理。有一天,我看到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
编者按 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新中国语文教育的奠基者之一。2024年10月28日是叶圣陶诞辰130周年,课程周刊特约请专家撰文,探讨叶圣陶相关教育思想的价值意蕴及对今天教学改革的启示,以飨读者。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
审辩式思维具有批判性、求真性、包容性、反思性等特点。审辩式思维从问题出发、用事实论证、让观点发生、以评价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名师课代表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高二化学)执教者:程波人物介绍程波,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安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两次荣获全国课堂...
从教多年,我发现优质的课堂教学或许因为学科的不同而别具一格,或许因为教师的个性而独树一帜,但总有共同之处:一是把握素养立意,能够凸显学科文化本质;二是关注学段衔接、学科整合,能够重构课程的基本生态;三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高阶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四是优化教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