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通过对热点分析,可以看出在线教育治理政策的两个不变、两个变化:两个不变,一是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决心和力度不会变;二是规范在线教育发展,确保教育公益、育人属性的决心和力度不会变。两个变化,一是在线教育综合治理即将...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石,是现代职教体系的基础所在。中职学校必须抓住职教20条这一历史机遇,打破发展中的新瓶颈,实现整体提升。这样,职教20条的落实也才有了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如何实现这一落实?关键要把握三点。 围绕区域发展需求办学 职教20条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2月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
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在高校,大学生榜样的选树、宣传和学习过程正是认可、传...
这样的管理举措在幼儿园中非常普遍:早晨班级里第一个入园的小朋友可以获得一张小贴画,吃饭吃得最干净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一张小贴画,午睡第一个睡着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一张小贴画 当幼儿获得5张小贴画时,就能够登上班级光荣榜,并得到一块橡皮或铅笔作为奖励...
美育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情感从马克思所批判的商品拜物教中解放出来,通过文学形象的熏陶和潜移默化,进入高尚境界 美育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力,使人易于进入文学表达的世界,在言尽处体会丰富意蕴,使人能够通过辨析理解思想的真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美育...
近来,网上流传的学生作业事件、怠学现象,再次引发人们对学生学业负担、学业内容、学生素养、学生管理等的关注。本版集纳相关稿件,从学习能力、道德学习、怠学惩戒等方面展开相关探讨。编者 近来,网上流传的各种关于学生作业的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学生学...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给本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当前,中国高校本科教育的主要问题为: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陈旧,规模化生产...
师资是办学立校的基石。要办好学校、创建一流的职业院校,没有一流的师资,是不可能的。为此,职业院校可以从强化顶层规划、打造教学团队、改善师资结构、完善绩效激励四个方面入手,以更好师资助推学校建设。 完善制度,强化顶层规划 着眼于师资建设,职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花了很大力气,取得了明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将非遗资源融入学校美育实践,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美育素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重要渠道。非遗资源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非遗彰显了民族智慧和历史文明,其积极健康的文化元素和人文场域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承 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4月23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AI与教育》栏目刊登《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师数智素养不可或缺》一文,深度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引发了笔者的强烈共鸣。近期,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要...
作者:朱旭东 徐沛缘(分别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全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也深刻地影响到教育领域,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其专业发展应该与时代进程紧密...
高校就业育人成效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生态、新格局。笔者认为,只有提升就业育人成效,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才能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培养青年学生的择业新观念,应立足于高校办学大方向,将就业育人融入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整体布局。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面对新要求,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入理解并切实解决好“大思政课”何以为大、何以善用等根本问题。“大思政课”何以为大思政课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