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示 只有真正对自然负起道德责任,进行道德承担,自然才不会是人类的道德空白地。也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作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
编者按 长期以来,我国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促使高校必须遵循开放办学的基本思路,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201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现象越来越多,更多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在大学生创业浪潮中,也涌现了一些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但依旧是极少的一部分。如何构建大学生创业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
推动创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打造从物理空间、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到评价机制等的生态系统,而其中有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塑造问题,意义重大,关涉创客教育的发展方向。就当前而言,创客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将创客教育置于创造教育和STEM教育的背景当...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并要求由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
大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意义 发展指导是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历经数十年发展,国外高校的大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逐渐成熟,指导内容从单一的职业指导走向学业、职业、生活、心理等全面指导,指导模式从问题干预式指导走向积极发展性指导,开展制度性的专业化大...
编者按 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仅是影响中小学教师供给的重要因素,更影响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办学条件不...
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差距。面对6亿多农村原住人口,如何把乡愁切实落地,让农村幼儿、农村幼儿园不再仰望城市幼儿园的优越?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抓住农村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优...
要让一个组织达到理想的状态,就需要让组织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小团队都有能量、能力,一起去实现变革。当下,学校变革势在必行,赋能也成为推动学校变革的必然选择。 分权,把权力尽量给出去 组织本应是通过相互协调来更好地掌握信息,做出决策。随着组织...
今年5月,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顺利结业,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又鸣锣启航。与之相关联,全国部分省市也都纷纷启动类似的培养工程。一个由名校长领航的教育家办学的时代即将或者已然到来。 连续两度承担教育部领航校长培养工程,我们始终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将非遗资源融入学校美育实践,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生美育素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重要渠道。非遗资源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非遗彰显了民族智慧和历史文明,其积极健康的文化元素和人文场域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承 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4月23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AI与教育》栏目刊登《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师数智素养不可或缺》一文,深度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引发了笔者的强烈共鸣。近期,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要...
作者:朱旭东 徐沛缘(分别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全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也深刻地影响到教育领域,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其专业发展应该与时代进程紧密...
高校就业育人成效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生态、新格局。笔者认为,只有提升就业育人成效,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才能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培养青年学生的择业新观念,应立足于高校办学大方向,将就业育人融入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整体布局。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面对新要求,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大思政课”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入理解并切实解决好“大思政课”何以为大、何以善用等根本问题。“大思政课”何以为大思政课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