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
学苑创造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课堂参考
  • [课堂参考]以“磨镜”致觉悟,以觉醒达新生——领读儒家经典《传习录》 日期:2024-11-06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十年前,我初读《传习录》里这段话时,便有天灵盖被狠狠一敲的震颤。所以当共读这本...

  • [课堂参考]“微课间”活动开启课间好时光 日期:2024-11-06

    课间虽然短暂,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中学不断延伸“儒雅校园·生命教育”文化品牌,通过对课间教育的不断实践和改善,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载体、多平台的“微课间”活动板块,让全校师生在短短的课间内品鉴自然美、彰显运动美、体验文化美、绽放艺术美、探索科技美,促进...

  • [课堂参考]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图像素养 日期:2024-11-01

    陈跃红陈跃红校长与学生一起交流。人物介绍陈跃红,苏州市相城区文征明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国家级骨干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首届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江苏省首届“杏坛杯”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著有《小学语文体验教...

  • [课堂参考]数学课堂重在让学生学会思考 日期:2024-11-01

    很多人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苏格拉底带着学生在湖边散步,不经意地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湖里有多少桶水吗?”学生们很是惊讶,望着广阔的湖面不知如何回答,接着纷纷讨论起来:有的说湖水太多了无法用桶来计量,有的说要先计算湖水的体积再除以桶的体积……苏格拉底听了摇摇头表示不满意。最后学生柏拉图说:“假如桶的...

  • [课堂参考]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日期:2024-10-3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紧扣培养时代新人,不断提高思政引领力,为教育强国建...

  • [课堂参考]教研要为减负提质提供支撑 日期:2024-10-28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这一重要论断对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减负”政策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教研工作必须深入把握新背景下减负提质要求,切实担负起中国基础教育智库的责任使命...

  • [课堂参考]引导青少年感悟经典文本之美 日期:2024-10-28

    随着教育部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全面实施,学校美育对于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科教师要积极尝试进行学科美育。语文中孕育了大量美育资源,是进行学科美育的重要场域。应该引导青少年借助所学感悟语文美育之妙,立足中国文学和文化典籍,增进新时代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有中...

  • [课堂参考]学生表达的教育教学价值 日期:2024-10-28

    在教育学领域,学生表达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在学术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可见,仍有待加强对学生表达的内涵和多维价值的探讨,并将研究成果纳入教育教学运用,为学生表达的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把握学生表达的多维价值。教育...

  • [课堂参考]口述作文带来的改变 日期:2024-10-25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按照当天教学计划,要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当我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时,我看到了学生们脸上露出的迷茫和困惑。“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没有灵感。”一个学生率先打破了沉默。“老师,长大的那一刻好难界定啊。”另一个学生也附和道。...

  • [课堂参考]名著导读教学如何用好影视资源 日期:2024-10-25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名著阅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课程思政功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阐释和表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光辉文献和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这里所说的原著,包含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引领学生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磨炼意志、健康成长的丰富养料,是开展课程思...

  • 高校美育课重在鉴赏、体验、实践

    高校美育课往往较受学生欢迎,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也有一些课程沦为“水课”“学分课”。如何提升高校美育吸引力?光明日报《教育周刊》此前曾做过深度探讨。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在人格塑造、陶冶情操、完善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

  • 四重叙事的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全面深化改革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需要与时代发展的激昂鼓点同频共振,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叙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融合知、情、意、行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叙事化设计教学过程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和现实发展问题,具有鲜明的生活情境性、丰富的意义承载性和多维的互动交流性等特点...

  • 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思政课教学 准确把握课程体系是关键

    党的创新理论是思政课宝贵的教学资源,指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方向,引导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

  • 思政课需要文化赋能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凝聚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思政课兼具思想属性与文化属性,其充满生命力、保持鲜活...